焦裕禄如何破解难题 1962年12月,焦裕禄调到河南省兰考县任县委第二书记,当时他面临的是春季风沙、秋季内涝、长年盐碱的恶劣自然环境,面对的是萧瑟的村庄、逃荒的人群和失望的眼神,作为刚刚被派到兰考主持县委工作的焦裕禄,如何下手破解难题呢? “干部不领,水牛掉井” 从转变县委的精神状态入手解难。焦裕禄把县党委扩大会议开到了车站,看着逃荒的灾民,询问了一圈后,他对县委的同志们说:“是灾荒逼迫他们背井离乡的,这不怪他们,责任在我们身上。党把三十六万群众交给我们,我们没能领导他们战胜灾荒,过安居乐业的生活,应该感到羞耻和痛心。”现场同志
焦裕禄与泡桐树的故事 泡桐在我国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树种。《诗经》“椅桐梓漆,爰伐琴瑟”中的“桐”,就是泡桐,说明几千年前古人就已将泡桐作为制琴的重要原材料。北宋科学家陈翥在《桐谱》中,更是相当全面地记载了泡桐的栽培技术和桐木的用途。但泡桐就是一种常见树木,直到它的名字与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紧密联系在一起,才在人们心目中被赋予了更加特殊的意义。 选种泡桐 兰考是泡桐的故乡,由于泡桐根系发达,且具有速生、质优、繁殖力强、耐盐碱、抗风沙等特性,非常适应兰考的盐碱风沙地,人们很早就开始在这里种植。20世纪60年代初,受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兰
焦裕禄如何破解难题 1962年12月,焦裕禄调到河南省兰考县任县委第二书记,当时他面临的是春季风沙、秋季内涝、长年盐碱的恶劣自然环境,面对的是萧瑟的村庄、逃荒的人群和失望的眼神,作为刚刚被派到兰考主持县委工作的焦裕禄,如何下手破解难题呢? “干部不领,水牛掉井” 从转变县委的精神状态入手解难。焦裕禄把县党委扩大会议开到了车站,看着逃荒的灾民,询问了一圈后,他对县委的同志们说:“是灾荒逼迫他们背井离乡的,这不怪他们,责任在我们身上。党把三十六万群众交给我们,我们没能领导他们战胜灾荒,过安居乐业的生活,应该感到羞耻和痛心。”
焦裕禄精神学习心得体会发言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萦绕在耳畔,久久不能释怀。同样为官一任,有的过客匆匆,没能给百姓留下什么印象,而焦裕禄同志,不仅给兰考人民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更在人心铸起一座永恒丰碑;同样面对挑战,为什么有的人遇到矛盾问题避之不及,而焦裕禄同志却总是逆风而上,在造福一方中书写了自己的事业辉煌。原因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所总结的那样:“因为焦裕禄拥有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奋斗精神和道德情操”。身为党的领导干部,我深感责任重大。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我要向习近平总书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