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准人工智能与公共安全治理的契合点 当前,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呈现爆发性趋势,社会已迈入以数据、算法和算力为核心要素的人工智能时代,颠覆了公共安全治理的传统思维,为提升公共安全治理效能注入前所未有的新活力。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今世界公共安全事件呈现全球性、交织性、不确定性特点,日益加剧了公共安全治理系统的脆弱性,给国家公共安全带来潜在威胁。因此,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后发优势深度赋能公共安全治理,成为亟待关注的现实课题。 人工智能赋能公共安全治理的向好效应。据有关预测,2035年生成式人工智能有望为全
立法为人工智能行业发展系上“保险绳” 人工智能正加速改变着产业、社会和世界,成为当前国际技术竞争与规则竞争的关键领域。今年5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的2024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将“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等方面的立法项目”列入预备审议项目。国务院公布的2024年度立法工作计划中,亦明确“预备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人工智能法草案”。强化对人工智能的立法保障,既要注重“治当下”,还应兼顾“谋长远”,既要解决人民群众迫切关心的问题,也要从宏观上把握促进和规范的尺度,在法治轨道上促进行业高质量健康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工智能技术在
科学认识并正确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国际传播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话语权,已成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需要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文生视频模型Sora,是继ChatGPT之后又一推动传播智能化的重要成果,在国际传播领域具有巨大潜力和发展空间。科学认识并正确运用Sora等人工智能技术,对于增强我国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和国际舆论引导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际传播领域的变革者 Sora能够自动生成高质量的视频、图像内容,不论是在工具效能提升、传播效果争夺,还是在传媒生态构建等方面
2025-1-2712024两会-人工智能+your logo2025-1-2712024两会-人工智能+your logo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2025-1-272your logo2017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京开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全面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新材料、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制药、第五代移动通信等技术研发和转化”,这也是“人工智能”这一表述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 2024年3月5日李强总理在十四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上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要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人工智能+”行动,是基于深化人工智能的研发和应用,通过打造具有国际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