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文】“君子之道,贵乎食焉而无愧。”唐代韦应物为官时遇到大旱饥荒,百姓纷纷外逃,他遂感慨“邑有流亡愧俸钱”。在这方面,共产党人有着更高境界和“大我”追求。邓小平同志说过,“谁叫你当共产党人呢,既然当了,就不能够做官,不能够有私心杂念,不能够有别的选择”。杨善洲同志常讲:“我不图名,不图利,图的是老百姓说没白给我公粮吃。”(解放军报《常怀“愧对”求“大我”》) 【典故】出自明代宋濂《樗散生传》,生岂果知道者哉?君子之道,贵乎食焉而无愧。吾观世之有愧者多矣,生岂无见者乎? 【释义】意思是,君子之道,可贵之处在于谋生要问心无愧。 【赏析】古人讲,仰不愧于天
【例文】“众人以顺境为乐,而君子乐自逆境中来。”人生总会遇到坎坷,越是逆境和低谷,越能看清一个人的心性。“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在人生的艰难时刻,不消极应对,不轻言放弃,这种对人生积极的态度与在挫折中勇进的精神自古以来激励着人们。(中国纪检监察报《熬清守淡》) 【典故】出自明代洪应明《菜根谭》,众人以顺境为乐,而君子乐自逆境中来;众人以拂意为忧,而君子忧从快意处起。盖众人忧乐以情,而君子忧乐以理也。 【释义】意思是,平常的人喜欢顺境,而品德高尚又有见识的人可以从逆境中寻找乐趣。 【赏析】古人
【例文】“君子之道,贵乎食焉而无愧。”唐代韦应物为官时遇到大旱饥荒,百姓纷纷外逃,他遂感慨“邑有流亡愧俸钱”。在这方面,共产党人有着更高境界和“大我”追求。邓小平同志说过,“谁叫你当共产党人呢,既然当了,就不能够做官,不能够有私心杂念,不能够有别的选择”。杨善洲同志常讲:“我不图名,不图利,图的是老百姓说没白给我公粮吃。”(解放军报《常怀“愧对”求“大我”》) 【典故】出自明代宋濂《樗散生传》,生岂果知道者哉?君子之道,贵乎食焉而无愧。吾观世之有愧者多矣,生岂无见者乎? 【释义】意思是,君子之道,可贵之处在于谋生要问心无愧。 【赏析】古人讲,仰不愧于天
写材料用典: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 【例文】“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实干直行,是做人之本,也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响亮的语言。坚持以知行合一为原则,坚持以真章实效为目标,坚持用制度强化约束,核心价值观一定能挺立起支撑伟大事业、引领社会风尚的精神脊梁。(人民日报《实处着力,知行合一》) 【典故】出自《孔子家语·颜回》,孔子曰:“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故君子于为义之上,相疾也,退而相爱;小人于为乱之上,相爱也,退而相恶。” 【释义】意思是,孔子说:“君子以自己的行动说话,小人以自己的舌头说话,所以君子在仁义的事上急于互相劝解,而私下里是
【例文】并不是天资出众者必然会骄傲,这就要看个人的修养了。孔子说:“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君子之所以为君子,就在于他不论处于何种态势,均能泰然处之。君子有定力、有静气,不论资质如何、境况如何,都能够坦然看待。(中国纪检监察报《戒骄戒躁》) 【典故】出自春秋孔子《论语·子路》,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释义】意思是,孔子说:“君子安静坦然而不傲慢无礼,小人傲慢无礼而不安静坦然。” 【赏析】古人讲,谦受益,满招损。中华民族具有谦虚谨慎的优良传统。历史典故证明,君子有傲骨却无傲气,能够谦恭有礼,待人和善,小人有傲气却无傲骨,处处显
【例文】“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党员干部手上掌握一定的资源和权力,“各种诱惑、算计都冲着你来,各种讨好、捧杀都对着你去”,更应该见利思患,时刻保持警醒,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不被利益捆绑、不受邪气侵染,永葆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本色。(中国纪检监察报《凡见利处 便须思患》) 【典故】出自《易传·象传下·既济》,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释义】意思是,君子因为能考虑到会遭受的祸患,于是预先做好准备。 【赏析】古人讲,治病于初萌,防患于未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有言:“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意即,在疾
写材料用典:君子之心,常存敬畏 【例文】“君子之心,常存敬畏。”古人所敬畏的对象多是“天命”“人”“道”“权势”等,因对“天命”“道”的不理解,对人民中“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力量的惧怕,对封建制度统治下“权势”的妥协,这里的敬畏更多的是畏惧之意。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更要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但所敬畏的对象不应是“天命”“道”“权势”等,而是要敬畏党、敬畏人民、敬畏法纪。(解放军报《心存敬畏才能行稳致远》) 【典故】出自南宋朱熹《中庸注》,是以君子之心,常存敬畏,虽不见闻,亦不敢忽,所以存天理之本然,而不使离于须臾之顷也。 【释义】意思是,君子的内心深处,时
@年轻干部 当学花中四君子 系好风纪扣 4月3日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召开,对4月至7月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做出明确部署,要求通过集中性学习进一步明确日常言行的衡量标尺,用党规党纪校正思想和行动。就年轻干部而言,要不负期许、成长成才、行稳致远,严守纪律规矩、涵养优良作风至关重要。系好风纪扣,才能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齐步走”中,展示良好形象,迈出稳健步伐。 当以梅为师,涵养志气。从近期通报的诸多典型案例看,一些年轻干部“早节不保”,根子在涉世未深、历练不足、信念不牢、心态失衡,不能客观理性看待自己,个体观念、自我意
【例文】“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党员干部手上掌握一定的资源和权力,“各种诱惑、算计都冲着你来,各种讨好、捧杀都对着你去”,更应该见利思患,时刻保持警醒,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不被利益捆绑、不受邪气侵染,永葆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本色。(中国纪检监察报《凡见利处 便须思患》) 【典故】出自《易传·象传下·既济》,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释义】意思是,君子因为能考虑到会遭受的祸患,于是预先做好准备。 【赏析】古人讲,治病于初萌,防患于未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有言:“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意即,在疾
【例文】并不是天资出众者必然会骄傲,这就要看个人的修养了。孔子说:“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君子之所以为君子,就在于他不论处于何种态势,均能泰然处之。君子有定力、有静气,不论资质如何、境况如何,都能够坦然看待。(中国纪检监察报《戒骄戒躁》) 【典故】出自春秋孔子《论语·子路》,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释义】意思是,孔子说:“君子安静坦然而不傲慢无礼,小人傲慢无礼而不安静坦然。” 【赏析】古人讲,谦受益,满招损。中华民族具有谦虚谨慎的优良传统。历史典故证明,君子有傲骨却无傲气,能够谦恭有礼,待人和善,小人有傲气却无傲骨,处处显
【例文】“众人以顺境为乐,而君子乐自逆境中来。”人生总会遇到坎坷,越是逆境和低谷,越能看清一个人的心性。“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在人生的艰难时刻,不消极应对,不轻言放弃,这种对人生积极的态度与在挫折中勇进的精神自古以来激励着人们。(中国纪检监察报《熬清守淡》) 【典故】出自明代洪应明《菜根谭》,众人以顺境为乐,而君子乐自逆境中来;众人以拂意为忧,而君子忧从快意处起。盖众人忧乐以情,而君子忧乐以理也。 【释义】意思是,平常的人喜欢顺境,而品德高尚又有见识的人可以从逆境中寻找乐趣。 【赏析】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