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7月15日至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此次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举行的一次具有划时代、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进一步凝聚了强大力量、擘画了宏伟蓝图、发出了改革强音。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所作的工作报告和发表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催人奋进,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理论性、战略性和指导性,为我们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
某自然资源厅厅长在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作风建设专题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 当前,正值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之际,开展“作风建设提升”行动,是省委立足下半年繁重的经济目标任务和干部队伍实际,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部署。我们组织这次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研讨,目的就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省委“作风建设提升”行动部署要求,进一步把全厅上下的思想统一起来、动力激发出来,营造躬身入局、担当作为、改革创新、狠抓落实的浓厚氛围,推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面精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刚才,我们集体学习
同志们: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顺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要求应运而生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公安机关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大力推进新时代法治公安建设,不断提升公安工作法治化水平和执法公信力。打造更安全、更规范、更集约、更智能、更高效的“一站式”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是公安机关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深化依法治国方略、加快推进法治公安建设的重大举措和具体实践。下面,围绕中心组研讨交流主题,我谈几点体会。 强化监督质效,筑牢规范执法“生命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抓住关键环节,完善执法权力运
同志们: 县域经济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农村,既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省域经济的坚实支撑,也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在整个经济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固本强基的作用,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落一子而活全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准确把握县域治理特点和规律,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把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不断取得事业发展新成绩。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县域发展和县域治理的重要论述,以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培育壮大“一县一业”为牵引,以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为重点,着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强调领导干部要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为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通过研讨学习,我对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下面,结合所思所想,立足工作实际,谈三点体会。 一、坚持从政绩观看初心使命,把准“政绩为谁而树”的根本立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把为老百姓办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这就是强调,我们党始终是人民的党,坚持人民至上既是百年大党铸就辉煌的价值源头,也是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们必须抢抓机遇,加大创新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对我省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立足我市实际,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我们重点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一、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进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
按照主题研讨安排,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工作实际和岗位职责,就纵深推进本领域全面从严治党作简要发言。 一、坚持信念宗旨“高线”,永葆政治本色。一是坚定忠诚“高线”,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时刻不忘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牢记“国之大者”“省之大计”“市之大事”,自觉把X工作融入“X省会”行动中,以实际行动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二是坚守党性“高线”,把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作为一次全面的党性锤炼,教育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突出问题导向,查不足、
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把红色血脉赓续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作为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历程中积淀的宝贵精神财富,红色文化饱含了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的理想信念和深厚的爱国情感。高校红色校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所高校的光荣历史和宝贵财富,也是高校代际相传的红色基因和精神薪火。充分挖掘和传承红色校史文化,对高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创新思政育人形式、丰富校园文化建设、推动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将红色校史文化融入高校办学治校全
同志们: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和政治优势,是国有企业的传家宝和生命线。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企业因思想政治工作而稳健前行,因企业文化而基业长青。新时代,有效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发展,能够形成1+1>2的叠加优势,更好促进国有企业承担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进而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强化认识,准确把握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的可行性 思想政治工作通过意识形态教育,提高职工政治思想觉悟,
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在我市考察时强调,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市委六届五次全会也提出,要以超常规举措培育壮大民营经济。民营经济是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迭代升级“新**·新**”发展的目标体系工作体系,用超常规的思维和举措,以更大力气的改革攻坚推动民营经济高质
同志们: 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是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我们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牢牢把握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把纪律严明的光荣传统与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结合起来,把自我革命的理论旨归与党纪学习教育的实践要求结合起来,把纪律建设的整体部署与开展当前重点工作的具体要求结合起来,以高质量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工作成效彰显高水平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是坚韧执着,为推进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一、充分认识党纪学习教育的重大意
围绕今天会议主题,结合学习情况和自身工作实际,谈三点认识。 一、准确把握新时代党的纪律建设的内涵要义和实践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在持续有力推进党的纪律建设过程中积累了一系列务实有效的实践经验,取得了明显卓著的成效。 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纪律建设。从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到党的十九大将纪律建设纳入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布局
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用“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高度概括了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发生的变化,用“四个重大转变”全面总结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深刻阐述新征程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的“五个重大关系”,从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健全美丽中国建设保障体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等方面系统部署了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作为省自然资源部门,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把握方向,遵循根本,聚焦履行“两统一”职责,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加
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引导党员、干部全面理解和执行党的纪律,在遵规守纪前提下,安心工作、放手干事、锐意进取、积极作为,创造不负人民、不负时代的业绩。全区各级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纪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我市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推动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时刻用党规党纪校正言行,努力把党纪要求转化为干事创业、唯实争先的具体行动,为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篇章中争当先行示范凝聚起磅礴力量。下面,我讲几点体会。 第一,要倡导“做人有精神”,切实做到“三个自觉”
同志们: 今年4月,由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关于人才工作论述摘编》一书出版发行,该书收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人才工作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思想深刻,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人才强国、什么是人才强国、怎样建设人才强国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于全面贯彻新时代人才工作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人才支撑、打好人才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深刻阐明了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我省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人才是塑造新质生产力的决定因素,是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性意义的能动主体。“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归根结底依靠高素质人才驱动。**人才工作起步早、基础好、质效优,有条件有能力在人才驱动新质生产力方面走在前列,为“**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提供坚实人才支撑。下面,我谈几点浅见,以供大家参考。 一要锚定战略坐标,坚定不
同志们: 省委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作为2024年全省高质量发展的主题,生动阐释了什么是最大的政治,充分体现了省委高度的政治站位和深远的战略谋局。如何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展现乡镇作为是当前乡镇工作必须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深刻领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最大的政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上强调“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这是党中央结合时代变化与实践变革作出的重要判断,对此,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全面把握。 一是思想上要更加清醒。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是我们党的初心使命,也是新时
同志们: 县域兴则**兴,县域强则**强,县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大力发展县域经济,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持续做强做大县域经济,为**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打牢基础。 一、坚持工业强县兴县,发挥产业集聚效应 要坚持因地制宜谋发展,立足县域资源禀赋、区域优势、产业基础,系统谋划推进与区域产业对接、融合、互补,走出扬优势、锻长板、补短板,错位发展的新路子。 一是抓好主导产业。推进工业强县战略,引导各县(市)主攻1-2个主导产业,以培育壮大“一县一业”为牵引,构建县域间优势互补、支撑有
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强调,政法系统要把专业化建设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来抓。专业化建设要突出实战、实用、实效导向,全面提升政法干警的法律政策运用能力、防控风险能力、群众工作能力、科技应用能力、舆论引导能力。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在国家法官学院2024年春季开学典礼暨人民法院大讲堂上指出,全国法院干警要着力提升五项司法能力:过硬政治能力、公正司法能力、能动履职能力、审判管理能力、狠抓落实能力。当前,人民法院努力以审判工作现代化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要最大限度发挥“审管办”中枢
同志们: 信访工作是政府接受人民群众的信访诉求,处理信访案件,解决人民群众合理诉求,化解社会矛盾冲突的一项工作,是了解社情民意和为政得失的重要窗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信访工作,早年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就推动建立了领导干部下访制度。他在浙江工作期间,推动形成了“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深入基层,联系群众,真下真访民情,实心实意办事”为主要内容的“浦江经验”,开创了省级领导下访接访的新模式,成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楷模和样板。多年来,浙江浦江等地建立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深化和完善领导干部下访接待群众制度,形成矛盾排查化解常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