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交流:聚焦四个要素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近年来,XX在集团公司的战略指引下,聚焦四大要素,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公司尽快走出瓶颈期,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一、增强创新能力,激活发展动能 新发展理念的核心在于创新和实践。特别是在当下新技术及新市场需求下,运营商的定位及角色发生了变化。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5G、千兆光网、大数据、云计算,乃至算力网络、AI等新技术新应用的出现,运营商的价值已经不再限于提供语音、短信、宽带、流量的连接服务。提供信息服务、数智化解决方案,成为百业千行的
领导能力“五要素” 1.发展是首要的任务; 2.问题是时代的号角; 3.创新是最好的创业; 4.争先是永恒的主题; 5.行动是最好的语言。
科技创新“七个要素” 1.提升平台能级,锻造创新“大载体”; 2.育强企业主体,壮大创新“主力军”; 3.攻关核心技术,点燃创新“强引擎”; 4.促进成果转化,打通创新“关键环”; 5.引育高端人才,筑牢创新“硬支撑”; 6.建设教育强市,提升创新“软实力”; 7.强化改革配套,激活创新“动力源”。
高质量发展“六个要素” 1.创新理论是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科学指引; 2.人民群众是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力量源泉; 3.系统观念是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科学方法; 4.改革开放是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根本动力; 5.实干实绩是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支撑; 6.能力作风是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障。
紧扣关键要素推进基层党校基本培训 开展基本培训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工作的重要论述、践行党校初心、贯彻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和《全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23—2027年)》的生动实践,为各级党校尤其是县级党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提供了重要的科学路径和方法指引。 县级党校处于全党校系统的基层,是培训和教育基层党员干部的主渠道主阵地。但由于县级党校培训对象面广量大,加之受软硬件条件的制约,很难实现培训对象的全覆盖,尤其是基层干部和党员群体。如何实现党的创新理论的有效普及,一直是“老大难”问题。近
完善数据要素市场 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202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数据要素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已快速融入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和社会服务管理等各个环节,深刻改变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并通过与技术、资本、土地、劳动力等其他生产要素融合,有利于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 一 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
把握成功三要素 书写精彩人生路 近期,根据年度学习计划安排,我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重要讲话,学习了指定的基本教材和各级组织的辅导授课,深切感到党的理论中蕴含着无穷智慧、磅礴力量、强大精神。历史是一面镜子,党的理论就是从党的历史中总结提炼出来的。学习党史,也就是学习党的理论。在学习过程中,我始终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党为什么能够创造伟大成就,其中有哪些规律,进而到我们个人、一个单位应该怎样遵循规律、取得成功?经过思考,我把这个问题的答案概括为三个词,就是方向、策略、意志。下面,我就围绕这三
经验做法:聚焦"全要素"优化强村富民工坊 近年来,我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大力实施“强村富民”行动,聚焦党建引领、产业赋能、就业保障“全要素”,采取“企业+工坊+村集体+群众+市场”的组织方式,合理运用扶持政策,打造各具特色的“强村富民工坊”,推动实现集体增资、村民增收、企业增效。 一、党建引领“统全局”,工坊建设规范有序。一是组织推进。制定印发《县“强村富民”行动2024年工作要点》,督促指导乡镇(街道)根据生产方式、产业特点,依托农村闲置房屋、党群服务阵地、易地扶贫搬迁点门面等资源,分别组建原料加工式、订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