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2020年11月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法治思想,并将这一思想明确为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在这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概括了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工作应重点抓好的“十一个坚持”,被视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其中,“第八个坚持”勾画了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指出了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四个重要环节,并明确了各个环节的主要要求,提出要“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在四个环节中,执法上启立法、下接司法和守法,是法律实施的主要环节,也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关键部分。严格执法是习近平总
2024年上半年,县持续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向基层宣传践行党的科学理论、重大举措等,传播党的声音、培育文明新风、传承优秀文化,解决乡风文明建设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有力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走深走实。 一、2024年上半年工作情况 (一)坚持建好机制。召开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审议年度相关工作方案和清单,规划2024年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所(站、点)、城乡文明融合示范点18个。制发《县融媒体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融合发展工作方案》,在新时代文明
阶段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X工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围绕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这个根本任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文明培育、深化文明实践、推动文明创建,着力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一、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坚持以学为先,提升理论素养。把理论学习作为首要任务贯穿始终,坚持把原文学深悟透,做到学用结合、提高实效。一是以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
集团党委: 按照上级《关于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意见》通知要求,我们将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为深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载体,着眼于凝聚职工群众、引导职工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创新方式方法,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占领公司思想文化阵地高地,动员和激励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群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和公司高质量发展的二次创业新征程之中。现将公司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创建及工作情况,简要汇报如下,不当之处,恳请各位领导给与批评指正。
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指明了新质生产力与绿色发展的内在联系,为我们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了理论指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绿色发展赋能新质生产力跃升。 一、绿色发展是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要求 新质生产力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坚持绿色发展,摆脱传统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
同志们: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出发,深刻把握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战略意义,大力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创造性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相结合的重大成果,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我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专题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局党组工作安排,下面,由我为大家交流学习体会。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扎实走好绿色发展道路,我们要深刻认识到高质量发展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必须让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同步前行。 一、提高思想认识,深刻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
同志们: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我们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一茬接着一茬办,一代接着一代干,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样板。按照集中学习安排,围绕本次学习主题,结合工作职能职责,就如何抓好贯彻落实,作几点汇报交流,不妥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在坚持久久为功抓资源保护上守住底线。持续巩固拓展全面推行“林长制”向“林长治”转变成果成效。全面加速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加大林草各项专项整治力度,扎实开展严厉打击开垦林地和毁林毁草专项行动,持续深化破坏林草资源
为建设中华民族 现代文明贡献智慧和力量
为建设中华民族 现代文明贡献智慧和力量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历史研究院,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一年来,中国社会科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实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研究阐释工程,坚持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为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方向和内容,不断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研究阐释向纵深发展。今年3月以来,中国社会科学院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8场系列学术研讨会,主题鲜明,各具特色,以实际行动深化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系化学理化研究,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学理智慧和力量。
市文明办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市文明办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近年来,市文明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立制、立心、立行、立身,在建章立制、理论武装、担当作为、清正廉洁等方面锐意进取、奋楫笃行,努力建设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模范机关。获评第十三届我省省文明单位、市直机关“建设模范机关先进单位”、2024年度我市三八红旗集体等荣誉。全国文明城市年度测评成绩“满堂红”。 一、主要做法 (一)紧扣“立制”,锻造责任明确、运行高效的模范机关。 一是压实工作责任。制定《2024年建设模范机关工作方案》,细化4个方
培育文明乡风、 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培育文明乡风、 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要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弘扬新风正气,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新时代新征程,必须通过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展现乡村文明新气象。
返本开新与文明互鉴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应有之义——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返本开新与文明互鉴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应有之义——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核心阅读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既要是“中华民族”的,又要是“现代”的。返本开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明互鉴、吸收借鉴人类文明一切有益成果,进而创造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应有之义。
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
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两个结合”的创新理论成果,是担负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丰富、体用贯通,有力破解了“古今中西”之争,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和坚定文化支撑。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学习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任务和要求——汇报部门:某某某 汇报时间:2024-06-06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学习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任务和要求——汇报部门:某某某 汇报时间:2024-06-06
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安阳考察调研时,第一次提出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概念。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进一步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任务和要求。今天重温这一要求,我们深感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意义重大,必须进一步加深对这一使命的认识,坚定不移地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推向前进。
镇2024年度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情况报告 2024年,我镇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县2024年x活动提升工作方案》相关要求,坚持以提升群众文明素质、改善乡村环境面貌、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为目标,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与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为副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及村支书为成员的活动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镇活动开展。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及环境卫生整治、文明宣传、督查考核等专项工作组,明确职责分工,确保各
专题党课: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专题党课: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是关系民生福祉的重大社会问题。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重要方面,对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重大部署,明确改革路径和
文明交通·携手共创 第十三个122“全国交通安全日”PPT课件 随着冬日的脚步悄然临近,我们迎来了一个意义非凡的日子——第十三个122“全国交通安全日”。今年的主题定为“文明交通·携手共创”,旨在进一步强化交通安全意识,共同营造一个和谐、安全、文明的交通环境。 全国交通安全日的来历 自2012年起,每年的12月2日被设立为“全国交通安全日”。这一特殊的日子,不仅是对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报警电话“122”的纪念,更是对广大人民群众出行安全的深切关怀。设立“全国交通安全日”,旨在增强交通安全文明意识,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加强社会公德建设。 步行安全
文明交通·携手共创
文明交通·携手共创
随着冬日的脚步悄然临近,我们迎来了一个意义非凡的日子——第十三个122“全国交通安全日”。今年的主题定为“文明交通·携手共创”,旨在进一步强化交通安全意识,共同营造一个和谐、安全、文明的交通环境。前 言
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镇深入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本地实际,从搭建平台、组建队伍、开展实践活动等方面着手,致力于丰富基层文化生活,全力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现将一年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夯实主阵地,构建完善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体系 1.依照标准推进阵地建设。严格对照“有标识、有场所、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书籍、有工作制度、有活动安排、有软件资料”的“六有”标准,因地制宜,分别打造特色鲜明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截至目前,已成功建成新时代
春节申遗成功彰显中华文明的全球价值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符号。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于2024年12月4日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春节申遗成功,不仅为全球文化交流注入了新的活力,还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新的契机。 春节是全球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春节文化内涵丰富且厚重。自腊月二十三祭灶起始,至正月十五元宵佳节结束,其间贴春联、挂年画、守岁、拜年、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