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文】良弓在手,贵在速发。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此心不敢不尽,此身不敢不劳”的意识,为公要“案无积卷,事不过夜”,办事要“思心一至,不闻雷霆”,在自己的岗位上,在有限的时间里为百姓做更多的好事、谋更多的福祉。(中国纪检监察报《当有“升米公事”的作风》) 【典故】出自三国魏国刘邵《人物志•材理》,思心一至,不闻雷霆。 【释义】意思是,人的注意力集中于某事,即使霹雳闪电也会充耳不闻。 【赏析】专注,是古往今来人们推崇的一种宝贵品质。庄子提倡“用志不分,乃凝于神”,韩非子以“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告诫人们专心致志方能有所成就。王羲之从小专注于书法
【例文】不闻大论,则志不宏;不听至言,则心不固。理想信念的确立,不是一时的思想冲动,而是一种内在的思想追随,是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的。(解放军报《守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 【典故】出自东汉荀悦《申鉴·杂言下》,故君子慎乎所不察,不闻大论则志不宏,不听至言则心不固。思唐虞于上世,瞻仲尼于中古,而知夫小道者之足羞也。 【释义】意思是,没有听过圣贤们的精辟理论,志向就不会远大;没有听过圣贤们的至理名言,意志就不会坚定。比喻人要有理想和志向。 【赏析】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中国共产
【例文】不闻大论,则志不宏;不听至言,则心不固。理想信念的确立,不是一时的思想冲动,而是一种内在的思想追随,是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的。(解放军报《守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 【典故】出自东汉荀悦《申鉴·杂言下》,故君子慎乎所不察,不闻大论则志不宏,不听至言则心不固。思唐虞于上世,瞻仲尼于中古,而知夫小道者之足羞也。 【释义】意思是,没有听过圣贤们的精辟理论,志向就不会远大;没有听过圣贤们的至理名言,意志就不会坚定。比喻人要有理想和志向。 【赏析】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中国共产
【例文】不闻大论,则志不宏;不听至言,则心不固。理想信念的确立,不是一时的思想冲动,而是一种内在的思想追随,是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的。(解放军报《守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 【典故】出自东汉荀悦《申鉴·杂言下》,故君子慎乎所不察,不闻大论则志不宏,不听至言则心不固。思唐虞于上世,瞻仲尼于中古,而知夫小道者之足羞也。 【释义】意思是,没有听过圣贤们的精辟理论,志向就不会远大;没有听过圣贤们的至理名言,意志就不会坚定。比喻人要有理想和志向。 【赏析】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中国共产
[写材料用典]痛莫大于不闻过,辱莫大于不知耻 【例文】永葆“痛莫大于不闻过,辱莫大于不知耻”的自觉。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然而,能否因工作出现过失而感到羞耻、自责,进而自我批评,体现着一名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高低。(解放军报《改过当“从心上改”》) 【典故】出自隋代王通《中说·卷十·关朗篇》,罪莫大于好进,祸莫大于多言,痛莫大于不闻过,辱莫大于不知耻。 【释义】意思是,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听不得别人批判自己的错误,最大的耻辱莫过于不知道羞耻。 不护己短为第一长进。”一个人不可能没有缺点过失,重要的是能听得进逆耳忠言,能发现并及时改正缺点过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