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用典:君子之心,常存敬畏 【例文】“君子之心,常存敬畏。”古人所敬畏的对象多是“天命”“人”“道”“权势”等,因对“天命”“道”的不理解,对人民中“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力量的惧怕,对封建制度统治下“权势”的妥协,这里的敬畏更多的是畏惧之意。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更要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但所敬畏的对象不应是“天命”“道”“权势”等,而是要敬畏党、敬畏人民、敬畏法纪。(解放军报《心存敬畏才能行稳致远》) 【典故】出自南宋朱熹《中庸注》,是以君子之心,常存敬畏,虽不见闻,亦不敢忽,所以存天理之本然,而不使离于须臾之顷也。 【释义】意思是,君子的内心深处,时
写材料用典:君子之心,常存敬畏 【例文】“君子之心,常存敬畏。”古人所敬畏的对象多是“天命”“人”“道”“权势”等,因对“天命”“道”的不理解,对人民中“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力量的惧怕,对封建制度统治下“权势”的妥协,这里的敬畏更多的是畏惧之意。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更要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但所敬畏的对象不应是“天命”“道”“权势”等,而是要敬畏党、敬畏人民、敬畏法纪。(解放军报《心存敬畏才能行稳致远》) 【典故】出自南宋朱熹《中庸注》,是以君子之心,常存敬畏,虽不见闻,亦不敢忽,所以存天理之本然,而不使离于须臾之顷也。 【释义】意思是,君子的内心深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