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交流:“党建项目”赋能党业深度融合 *县直机关工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全面提高机关党建质量的要求,部署县直机关各党组织以项目化管理为手段,做好“党建+”,以党建引领和推动中心业务工作开展,扎实开展了党建品牌项目化创建的推进和实施工作,赋能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两年来,县直各单位累计创建和申报党建项目化案例540个,评选出62个优秀案例,进行典型通报和宣传推广,形成了示范效应,党建品牌创建的成效凸显,与中心业务工作的融合更加紧密,为各单位中心工作顺利开展起到更加有效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一是坚持统筹
经验交流:“人才+”赋能乡村振兴 近年来,我市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推进“万名人才兴万村”行动,从产业、治理、科技等方面发挥人才作用,累计选派人才到村指导1763人次,帮助村(社区)实施项目21个,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443件,推动全市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的全面振兴。 “人才+产业”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创新人才服务模式,探索建立“乡村振兴人才超市”借鉴商品超市运行机制,制发《市“乡村振兴人才超市”方案》,采用在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设立总店,在9个街道党群服务中心设立分店的“总店长+分店长”,组织、科协等部门为“人才供应商
同志们: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建设什么样的乡村、怎样建设乡村”是新时代推进乡村发展必须面对的根本问题。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期间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需要以现代技术、高端设备、复合型人才的智慧和力量,促进乡村生产力发展,为解决乡村振兴问题注入社会新动能。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省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总结交流经验,分析当前形势,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以新
研讨发言:加强基层党员教育 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近年来,我区将远程教育平台作为加强基层党员教育的有效手段,始终以平台“用”为重点,着力在干群“学”上用功,切实发挥出教育党员群众、培养新型农民、提高产业效益、凝聚发展合力作用,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群众在乡村振兴中的综合素质,为助力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强化师资力量,确保教育质效。加快建设党员教育师资库,突出党员远程教育“软实力”。通过组建专兼职结合的师资库,把基层优秀党支部书记、“致富能手”、“土专家”、“田秀才”、近5年受到各级“两优一先”表彰的优秀共产党员、市区级党校优秀教师等纳入区级
做好基层党建创新赋能基层治理大文章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执政之基,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党组织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深圳市宝安区充分尊重基层首创精神,从生动鲜活的基层实践中汲取智慧,积极总结推广基层实践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坚持试点先行、优化完善,最终转化上升到制度层面,最大限度释放基层活力,不断通过基层党建创新赋能基层治理“大文章”。 培根铸魂,学史明纪汲取奋进力量 宝安是深圳地区党组织的诞生地、深圳党史发源地,流传着东江纵队南征北战的英勇事迹。宝安党组织走过的风云激荡的历史中蕴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