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交流:“人才+”赋能乡村振兴 近年来,我市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推进“万名人才兴万村”行动,从产业、治理、科技等方面发挥人才作用,累计选派人才到村指导1763人次,帮助村(社区)实施项目21个,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443件,推动全市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的全面振兴。 “人才+产业”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创新人才服务模式,探索建立“乡村振兴人才超市”借鉴商品超市运行机制,制发《市“乡村振兴人才超市”方案》,采用在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设立总店,在9个街道党群服务中心设立分店的“总店长+分店长”,组织、科协等部门为“人才供应商
在区2024年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专题培训暨村党组织书记集中培训班开班仪式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全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专题培训暨村党组织书记集中培训班,主要目的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部署要求,进一步提升村党组织书记履职能力和水平。在此,我代表区委向参加这次培训的全体学员表示热烈欢迎!并对大家提出三点希望和要求: 一、切实增强培训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党的坚强领导是核心力量。村党组织书记作为农村干部队伍的骨干,担负着引领发
同志们: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建设什么样的乡村、怎样建设乡村”是新时代推进乡村发展必须面对的根本问题。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期间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需要以现代技术、高端设备、复合型人才的智慧和力量,促进乡村生产力发展,为解决乡村振兴问题注入社会新动能。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省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总结交流经验,分析当前形势,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以新
乡村振兴典型案例材料 乡村振兴典型案例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XX市在新的发展阶段,只有立足本地优势和特点,多层面、多渠道发展产业、促进就业,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推进高质量发展,才能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一、突出特色,培育壮大产业 按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四个创建”“四个走在前列”部署要求,认真落实“一核两副三片四面”工作规划,以完善市区建设为基础,紧扣产业发展,科学布局和培育壮大XX
研讨发言:加强基层党员教育 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近年来,我区将远程教育平台作为加强基层党员教育的有效手段,始终以平台“用”为重点,着力在干群“学”上用功,切实发挥出教育党员群众、培养新型农民、提高产业效益、凝聚发展合力作用,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群众在乡村振兴中的综合素质,为助力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强化师资力量,确保教育质效。加快建设党员教育师资库,突出党员远程教育“软实力”。通过组建专兼职结合的师资库,把基层优秀党支部书记、“致富能手”、“土专家”、“田秀才”、近5年受到各级“两优一先”表彰的优秀共产党员、市区级党校优秀教师等纳入区级
交流发言:“三向聚力”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近年来,我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引领乡村振兴中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在基层组织建设、乡土人才培育、信用乡村建设上聚力用力,持续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聚焦基层组织建设,筑牢乡村振兴“主心骨”。坚持配强乡村振兴领头雁,拓宽选人视野,坚持以思想政治素质好、带富致富能力强、群众工作能力强的标准选配村干部,落实好资格联审、备案管理等制度。实施“青雁成长”培养计划,动态调整村“两委”干部队伍,摸排掌握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统筹培训资源和培训平台,聚焦理论学习、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村级集体经济发
驻村干部当以最佳状态,书写乡村振兴壮丽篇章——驻村干部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志们: 大家好!我是一名驻村干部,非常荣幸今天能够在这里发言。驻村工作,是一场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征程,在这段岁月里,我深刻体会到,驻村最好的状态是:扬在脸上的自信;挂在嘴角的微笑;装在心里的民情;印在脑里的规划;在行动中努力,在岁月里坚持。 扬在脸上的自信,如璀璨明灯照亮前行之路。“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自信,是一种力量,一种敢于挑战、勇于担当的力量。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我们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从基础设施的薄弱到产业发展的瓶颈,
国有企业2024年上半年推动乡村振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公司党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牢记“国之大者”,着力推进“四进乡村”,通过党员干部重保障、发展产业助振兴、示范基地强技术、文化教育长见识等形式,推进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工作的有效衔接,助力乡村发展从“输血式”转向“造血式”,打造乡村振兴新模式。一、“党员干部”进乡村,锻造乡村振兴“红色头雁”结合集团党委定点帮扶要求,公司党委坚决扛起定点帮扶政治责任,聚焦挑选党员干部,夯实思想根基,创新帮扶举措,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