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党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宣讲人:某某某时间:2024.07.01 ——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之际——
确保党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宣讲人:某某某时间:2024.07.01 ——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之际——
历史,偶然中昭示必然。 103年前启航的小小红船,已成为“中国号”巍巍巨轮。103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了彪炳史册的历史伟业,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最为恢宏的华彩史诗。 于群山之巅俯瞰大地苍茫,自时间长河洞见风云激荡。 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大幕将启之时,中国共产党这个世界第一大执政党,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时代为卷,以奋斗作笔,书写着新的壮美篇章。
对标“五个最强” 当好新时代应急人
对标“五个最强” 当好新时代应急人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xx周年,现在正迈步迎接党的xx周年华诞,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计日程功。值此重要关头,唯有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系列重要论述精神,以“五个最强”为工作目标,克服“软骨病”“恐惧症”,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事故灾难面前无所畏惧,在重大风险面前奋勇向前,让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前 言
深入学习思政课建设专题党课开创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新局面
深入学习思政课建设专题党课开创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新局面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为学校思政课建设擘画的发展蓝图,需要整体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内在逻辑,以新气象新作为开创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新局面。
读懂三中全会精神大逻辑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读懂三中全会精神大逻辑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46年间,我们党一共召开了10次三中全会,历届三中全会都聚焦改革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新征程,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全新局面。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决定》是新征程上将改革进行到 底的动员令,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图。
授课人:党支部时间:2024.06.27持之以恒推进依规治党——新时代党内法规制度建设——
授课人:党支部时间:2024.06.27持之以恒推进依规治党——新时代党内法规制度建设——
经国序民,正其制度。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四个伟大”,统筹“两个大局”,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把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长远之策、根本之策,坚持依法治国与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统筹推进、一体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实践证明,党规党纪发挥了强大治理效能,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党的各级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必须始终保持对党规党纪的敬畏之心,自觉遵守党规党纪。前 言
为中国式现代化 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总书记引领我们谱写新时代改革开放新篇章 ——
为中国式现代化 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总书记引领我们谱写新时代改革开放新篇章 ——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划时代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新局面。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改革开放伟大旗帜,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前进道路上,我们必须“牢牢把握改革开放的前进方向。改什么、怎么改必须以是否符合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为根本尺度”。 面对艰巨复杂的改革任务,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以新的改革思想指导新实践、引领新变革,着力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着力抓好重大制度创新,着力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制度保证和强劲动力源泉。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国有企业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党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进一步作出重大部署,这是党中央着眼于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的重要战略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