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党课学习公文资料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40923写材料用典-若法令不明,赏罚不信,金之不止,鼓之不进,虽有百万,何益于用免费
20240923写材料用典-若法令不明,赏罚不信,金之不止,鼓之不进,虽有百万,何益于用
【写材料用典】 若法令不明,赏罚不信,金之不止,鼓之不进,虽有百万,何益于用 【例文】事实证明,令不可犯。否则,稍做圆通,定使法令不信。长此以往,“若法令不明,赏罚不信,金之不止,鼓之不进,虽有百万,何益于用”。对我军来说,唯有“以方守之”,军纪严明,步调一致,才能“退若山移,进如风雨,击崩若摧,合战如虎”。 (解放军报《“以方守之则可振”》) 【典故】出自战国吴起《吴子·治兵第三》,若法令不明,赏罚不信,金之不止,鼓之不进,虽有百万,何益于用?所谓治者,居则有礼,动则有威,进不可挡,退不可追,前却有节,左右应麾,虽绝成陈,虽散成行。 【释义】意思是,如果法令不
20240926写材料用典-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免费
20240926写材料用典-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
【写材料用典】 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 【例文】“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当一个人感觉身体“不对劲”时,如果高度警惕、及早应对,往往效果更好、损失更小。如果心存侥幸或麻痹大意,等真出了问题再处理,就很可能错过最佳的医治时机,带来难以想象的后果,对待问题也是如此。(解放军报《对待问题防止“盲目乐观”》) 【典故】出自汉代刘安《淮南子·说山训》,执狱牢者无病,罪当死者肥泽,刑者多寿,心无累也。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也。 【释义】意思是,好医生总是在疾病没有发生之前,就教给人预防知识,所以人不得病;圣明
20240929写材料用典-知贤,智也;推贤,仁也;引贤,义也免费
20240929写材料用典-知贤,智也;推贤,仁也;引贤,义也
【写材料用典】 知贤,智也;推贤,仁也;引贤,义也 【例文】“知贤,智也;推贤,仁也;引贤,义也。有此三者,又何加焉!”不论是学有建树的专家、教授,还是领导干部,都应把发现、培养、提携青年人才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不拘一格、慧眼识才,虚怀若谷、举贤荐能,用心用情用力为年轻人才的成长铺路搭桥。(解放军报《甘做提携后学的“铺路石”》) 【典故】出自汉代韩婴《韩诗外传》,子贡复问孔子曰:“然则荐贤,贤于贤?”孔子曰:“知贤,智也;推贤,仁也;引贤,义也。有此三者,又何加焉?” 【释义】意思是,知道谁是人才,这是智慧。推举人才,这是仁爱。引荐人才,这是义气。 【赏析】为政之
20240921写材料用典-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免费
20240921写材料用典-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
【写材料用典】 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 【例文】“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说文解字》中说:“历,过也,传也。”“过”是指空间上的移动,“传”则表示时间上的移动。这表明古人早已认识到,历史、现在、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所谓历史眼光,就是将事物和现象放到历史的长河中去考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考察一切事物和现象,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从发展进程中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以此提升历史自觉、把握历史主动,更好地把事业推向前进。(学习时报《领导干部想问题作决策要有历史眼光》) 【典故】出自宋代曾巩《目录序》,盖史
20240922写材料用典-法轨既定之则行之,行之信如四时,执之坚如金石免费
20240922写材料用典-法轨既定之则行之,行之信如四时,执之坚如金石
【写材料用典】 法轨既定之则行之,行之信如四时,执之坚如金石 【例文】“法轨既定之则行之,行之信如四时,执之坚如金石。”我党对待纪法,始终坚持“以方守之”。建国初期,毛泽东同志在处理刘青山、张子善一案时说得很明白:“正因为他们两人的地位高,功劳大,影响大,所以才要下决心处决他们。只有处决他们,才可能挽救20个,200个,2000个,20000个犯有各种不同程度错误的干部。”(解放军报《“以方守之则可振”》) 【典故】出自西晋刘颂《晋书·刑法志》,法轨既定则行之,行之信如四时,执之坚如金石,群吏岂得在成制之内,复称随时之宜,傍引看人设教,以乱政典哉!何则?始制
20240920写材料用典-法所当加,虽贵近不宥免费
20240920写材料用典-法所当加,虽贵近不宥
【写材料用典】 法所当加,虽贵近不宥 【例文】“以方守之”不仅体现在“严”的层面,还彰显出“正”的要求。执行纪纲法度的公正,当是不论亲疏、不讲贵贱。正所谓,“法所当加,虽贵近不宥”。在“以方守之”的词典里,只有“用刑贵正”的词条,而无“罪钧刑殊”的释义。如果是一事殊法、同罪异论,难免使百姓疑惑。(解放军报《“以方守之则可振”》) 【典故】出自明代张居正《陈六事疏》,法所当加,虽贵近不宥;事有所枉,虽疏贱必申。 【释义】意思是,根据法律应当治罪的,即使是皇亲国戚,尊贵亲近之人,也绝不能宽宥;治罪所据的事实冤屈了人,即使是非亲非故、卑贱之人,也一定要辨明。 【
20240919写材料用典-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免费
20240919写材料用典-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写材料用典】 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例文】“夫权衡设而不可欺以轻重者,唯其平也;绳墨设而不可欺以曲直者,唯其正也。”自古以来,纪纲法度就像权衡、绳墨一般,成为规范监督世人行为的准则。其一经颁布,就应严格施行。翻阅史书,从“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到“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再到“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以方守之”的理念一直闪耀在历史长河中。(解放军报《“以方守之则可振”》) 【典故】出自战国魏国李悝《法经》,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则亲亲尊尊之恩绝矣。 【释义】意思是,不分别关系的亲疏,不区分地位的尊卑,一切用法律来
2024写材料用典-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免费
2024写材料用典-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例文】“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拿出“拼”的精神、“闯”的劲头、“实”的作风,一锤接着一锤敲,一茬接着一茬干,就能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力量。(新华社《在新征程上谱写改革开放新篇章》) 【典故】出自东汉崔瑗《座右铭》,行行鄙夫志,悠悠故难量。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释义】意思是,庸鄙的人有刚强之志,时间久远,他的祸更重。君子要慎言,节饮食,知足不辱,故能去除不祥。如果持久地实行它,久而久之,自会芳香四溢。 【赏析】古人讲,“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从事物发展规律上来看,尺
2024党员推荐入党积极分子主持词免费
2024党员推荐入党积极分子主持词
党员推荐入党积极分子主持词 同志们: 现在开会。 今天召开支部党员大会,主要任务是推荐入党积极分子。 本次会议应到会正式党员*名,预备党员*名。因事、因病请假*名,实到会正式党员*名,预备党员*名(预备党员可以参加推荐。一般情况下,实到会有推荐权党员人数超过应到会有推荐权党员人数的半数方可开会)。 今天的会议主要有三项议程:一是宣布符合入党积极分子推荐对象条件的人员名单并介绍有关情况;二是充分讨论推荐人选;三是与会党员无记名投票推荐。 首先,进行第一项议程:由我宣布符合入党积极分子推荐对象条件的人员名单并介绍有关情况。 ……(宣布
2024党员教育培训经验交流免费
2024党员教育培训经验交流
党员教育培训经验交流 近年来,我区严格按照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任务要求,围绕组织工作中心任务,精准分类施策、创新形式载体、强化实践运用,全面提升党员教育体系建设整体效能,推动党员教育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 注重分类指导,提升党员教育“针对性”。根据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特点,设置相应专题,分类组织全县10个领域8个群体党员开展年度党员集中轮训。抓好“一把手”提能培训。坚持县乡村三级统筹联动,完善“上下一体”指导工作机制,推动“三级书记”率先参与,采取连队式编组、训练式教学、问题式研讨方式,引导各级党组织书记结合岗位职
2024党员干部春训学习感悟免费
2024党员干部春训学习感悟
2024年党员干部春训学习感悟 为不忘初心方能致远,不忘历史终将复兴。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这是引领党员干部进一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生动体现,是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生动体现,是滋润党员干部初心的生动体现,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实干兴党,更好的肩负起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 一要以党的伟大思想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指引方向。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意志是成事的
2024党员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心得体会免费
2024党员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心得体会
党员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心得体会 根据党纪学习教育工作部署,我认真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深刻感受到这是关于党的纪律和纪律处分方面的一部重要的党内法规,是规范所有党组织和党员行为的基础性法规。《条例》为全体党员划出了不可触碰的“红线”和“底线”。现就学习情况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强化政治意识,严守政治纪律 在党的纪律中,政治纪律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面从严治党实践中发现的问题,都可以从少数党员干部政治弱化虚化淡化上找到原因。此次新修订《条例》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进一步严明政治纪
确认删除?
开通会员开通会员
微信客服
  • 微信
QQ客服
  • QQ:3966530830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