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纪学习教育 如何与日常工作深度融合?把两者有效融合,便可确保党员干部在日常工作中始终绷紧纪律这根弦,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党纪学习教育 如何与日常工作深度融合?把两者有效融合,便可确保党员干部在日常工作中始终绷紧纪律这根弦,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前 言 PREFACE从思想认识的角度来谈这种融合: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到,党纪学习教育不是一项孤立的任务,而是与日常工作紧密相连、相互促进的。 (将党纪法规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党纪法规的理解和把握,从而更好地指导工作实践。) 从实践操作的层面来看:可以采取一些具体措施来实现这种融合。比如,在日常工作中,可以结合具体业务内容,定期开展与党纪法规相关的培训和讨论活动,让党员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学习、运用和遵守党纪法规。 (将党纪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工作动力,通过树立典型、表彰先进等方式,激励党员干部在工作中积极践行党纪法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学党纪 强定力——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
学党纪 强定力——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
正在全党开展的党纪学习教育要求,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定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一次次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中得以提升的。定力也不是获得了便一劳永逸的,需要持续锻造。广大党员干部要以这次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增强四种定力,确保在面对各种诱惑和挑战时能够坚守初心,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前 言
恪守“六大纪律”筑牢思想根基
恪守“六大纪律”筑牢思想根基
作为广大党员普遍遵守的一种行为规则,党的纪律始终与党的事业相伴相随,并随着党的事业发展而发展、变化,完善、规范。2015年10月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首次将党的纪律整合为“六大纪律”,2017年党的十九大首次将“六大纪律”写入党章。2023年12月对《条例》的修订沿用“六大纪律”提法,并做了充实完善。 “六大纪律”即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是《条例》的重要部分,也是我们要重点学习把握、逐条对照检查的内容。《条例》从第六章到第十一章,从第49条到154条,总共106条,具体规定了所有违反党的纪律的情形。我们应深刻认识到,这106条既是对党员干部的警示和约束,也是帮助和保护。党纪是党员干部最坚强的后盾。
全面加强纪律建设的根本遵循
全面加强纪律建设的根本遵循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向党内顽瘴痼疾开刀,以雷霆万钧之势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把纪律建设纳入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布局,把加强纪律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严肃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带动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全面从严,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提供了有力纪律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全面从严治党着力增强纪律建设的政治性、时代性、针对性,从政治和战略高度就把握重要意义、维护党章地位、严明政治纪律、突出组织纪律、完善纪律规定、强化纪律执行、加强纪律教育、落实政治责任、理顺体制机制等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论断、新举措,构建起全面加强纪律建设的科学体系。这些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为加强纪律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需要系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重要论述,把握精髓要义和实践要求,确保不偏向、不散光、不走神,以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