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党课学习公文资料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40918写材料用典-不以一身祸福,易其忧国之心免费
20240918写材料用典-不以一身祸福,易其忧国之心
【写材料用典】 不以一身祸福,易其忧国之心 【例文】我们党之所以能历经艰难困苦而不断发展壮大,就是因为有一大批革命先辈始终为大公、守大义、求大我,“看淡个人得失、看开功名利禄”“不以一身祸福,易其忧国之心”。新时代的领导干部必须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第一目标是为民谋利,时刻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学习时报《干成事业须下苦功夫》) 【典故】出自南宋陆游《跋东坡帖》,公不以一身祸福,易其忧国之心。千载之下,生气凛然,忠臣烈士所当取法也。 【释义】意思是,不因为个人的得失祸福,而改变对国家的担忧和关注。意在赞扬苏
20240924写材料用典-自高必危,自满必溢免费
20240924写材料用典-自高必危,自满必溢
【写材料用典】 自高必危,自满必溢
20240923写材料用典-若法令不明,赏罚不信,金之不止,鼓之不进,虽有百万,何益于用免费
20240923写材料用典-若法令不明,赏罚不信,金之不止,鼓之不进,虽有百万,何益于用
【写材料用典】 若法令不明,赏罚不信,金之不止,鼓之不进,虽有百万,何益于用 【例文】事实证明,令不可犯。否则,稍做圆通,定使法令不信。长此以往,“若法令不明,赏罚不信,金之不止,鼓之不进,虽有百万,何益于用”。对我军来说,唯有“以方守之”,军纪严明,步调一致,才能“退若山移,进如风雨,击崩若摧,合战如虎”。 (解放军报《“以方守之则可振”》) 【典故】出自战国吴起《吴子·治兵第三》,若法令不明,赏罚不信,金之不止,鼓之不进,虽有百万,何益于用?所谓治者,居则有礼,动则有威,进不可挡,退不可追,前却有节,左右应麾,虽绝成陈,虽散成行。 【释义】意思是,如果法令不
20240926写材料用典-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免费
20240926写材料用典-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
【写材料用典】 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 【例文】“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当一个人感觉身体“不对劲”时,如果高度警惕、及早应对,往往效果更好、损失更小。如果心存侥幸或麻痹大意,等真出了问题再处理,就很可能错过最佳的医治时机,带来难以想象的后果,对待问题也是如此。(解放军报《对待问题防止“盲目乐观”》) 【典故】出自汉代刘安《淮南子·说山训》,执狱牢者无病,罪当死者肥泽,刑者多寿,心无累也。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也。 【释义】意思是,好医生总是在疾病没有发生之前,就教给人预防知识,所以人不得病;圣明
20240929写材料用典-知贤,智也;推贤,仁也;引贤,义也免费
20240929写材料用典-知贤,智也;推贤,仁也;引贤,义也
【写材料用典】 知贤,智也;推贤,仁也;引贤,义也 【例文】“知贤,智也;推贤,仁也;引贤,义也。有此三者,又何加焉!”不论是学有建树的专家、教授,还是领导干部,都应把发现、培养、提携青年人才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不拘一格、慧眼识才,虚怀若谷、举贤荐能,用心用情用力为年轻人才的成长铺路搭桥。(解放军报《甘做提携后学的“铺路石”》) 【典故】出自汉代韩婴《韩诗外传》,子贡复问孔子曰:“然则荐贤,贤于贤?”孔子曰:“知贤,智也;推贤,仁也;引贤,义也。有此三者,又何加焉?” 【释义】意思是,知道谁是人才,这是智慧。推举人才,这是仁爱。引荐人才,这是义气。 【赏析】为政之
20240921写材料用典-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免费
20240921写材料用典-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
【写材料用典】 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 【例文】“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说文解字》中说:“历,过也,传也。”“过”是指空间上的移动,“传”则表示时间上的移动。这表明古人早已认识到,历史、现在、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所谓历史眼光,就是将事物和现象放到历史的长河中去考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考察一切事物和现象,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从发展进程中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以此提升历史自觉、把握历史主动,更好地把事业推向前进。(学习时报《领导干部想问题作决策要有历史眼光》) 【典故】出自宋代曾巩《目录序》,盖史
20240922写材料用典-法轨既定之则行之,行之信如四时,执之坚如金石免费
20240922写材料用典-法轨既定之则行之,行之信如四时,执之坚如金石
【写材料用典】 法轨既定之则行之,行之信如四时,执之坚如金石 【例文】“法轨既定之则行之,行之信如四时,执之坚如金石。”我党对待纪法,始终坚持“以方守之”。建国初期,毛泽东同志在处理刘青山、张子善一案时说得很明白:“正因为他们两人的地位高,功劳大,影响大,所以才要下决心处决他们。只有处决他们,才可能挽救20个,200个,2000个,20000个犯有各种不同程度错误的干部。”(解放军报《“以方守之则可振”》) 【典故】出自西晋刘颂《晋书·刑法志》,法轨既定则行之,行之信如四时,执之坚如金石,群吏岂得在成制之内,复称随时之宜,傍引看人设教,以乱政典哉!何则?始制
20240920写材料用典-法所当加,虽贵近不宥免费
20240920写材料用典-法所当加,虽贵近不宥
【写材料用典】 法所当加,虽贵近不宥 【例文】“以方守之”不仅体现在“严”的层面,还彰显出“正”的要求。执行纪纲法度的公正,当是不论亲疏、不讲贵贱。正所谓,“法所当加,虽贵近不宥”。在“以方守之”的词典里,只有“用刑贵正”的词条,而无“罪钧刑殊”的释义。如果是一事殊法、同罪异论,难免使百姓疑惑。(解放军报《“以方守之则可振”》) 【典故】出自明代张居正《陈六事疏》,法所当加,虽贵近不宥;事有所枉,虽疏贱必申。 【释义】意思是,根据法律应当治罪的,即使是皇亲国戚,尊贵亲近之人,也绝不能宽宥;治罪所据的事实冤屈了人,即使是非亲非故、卑贱之人,也一定要辨明。 【
20240919写材料用典-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免费
20240919写材料用典-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写材料用典】 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例文】“夫权衡设而不可欺以轻重者,唯其平也;绳墨设而不可欺以曲直者,唯其正也。”自古以来,纪纲法度就像权衡、绳墨一般,成为规范监督世人行为的准则。其一经颁布,就应严格施行。翻阅史书,从“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到“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再到“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以方守之”的理念一直闪耀在历史长河中。(解放军报《“以方守之则可振”》) 【典故】出自战国魏国李悝《法经》,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则亲亲尊尊之恩绝矣。 【释义】意思是,不分别关系的亲疏,不区分地位的尊卑,一切用法律来
2024写材料用典-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免费
2024写材料用典-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例文】“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拿出“拼”的精神、“闯”的劲头、“实”的作风,一锤接着一锤敲,一茬接着一茬干,就能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力量。(新华社《在新征程上谱写改革开放新篇章》) 【典故】出自东汉崔瑗《座右铭》,行行鄙夫志,悠悠故难量。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释义】意思是,庸鄙的人有刚强之志,时间久远,他的祸更重。君子要慎言,节饮食,知足不辱,故能去除不祥。如果持久地实行它,久而久之,自会芳香四溢。 【赏析】古人讲,“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从事物发展规律上来看,尺
2024写材料亮点金句25例免费
2024写材料亮点金句25例
2024写材料用典-下之所以为,惟上是视免费
2024写材料用典-下之所以为,惟上是视
【例文】如果领导干部将自己置于法规之外、法律之上,把依法治军当“以罚治兵”,把分管工作当“自留地”,把“土政策”当“铁规矩”,那么“下之所以为,惟上是视”,必然会产生“破窗效应”,影响部队战斗力提高。(解放军报《提升领导干部法治素养》) 【典故】出自元代张养浩《为政忠告》,大抵下之所以为,惟上是视,在上者诚有重民之心,而天下不治者,古今无有也。 【释义】意思是,大概下位的人之所以这样做,只是因为在效仿上位人的行为,在上位者如果的确有重视百姓之心,而天下却得不到治理,这在古往今来是没有的。 【赏析】古人讲,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据《墨子·兼爱》记载,“文公
确认删除?
开通会员开通会员
微信客服
  • 微信
QQ客服
  • QQ:3966530830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