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党课学习公文资料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4写材料用典-安危不贰其志,险易不革其心免费
2024写材料用典-安危不贰其志,险易不革其心
【写材料用典】安危不贰其志,险易不革其心 【写材料用典】 【例文】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军人职业的特殊性和风险性,决定军人必须具备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恒心毅力,要求军人必须锤炼百折不挠、愈挫愈勇的意志品质。强军事业既是竞速跑也是马拉松,没有“安危不贰其志,险易不革其心”的坚定决心,没有“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铁血豪情,就不可能顺利抵达梦想的彼岸。(解放军报《既苦干坚守 更登高望远》) 【典故】出自唐代魏征《群书治要·昌言》,安危不贰其志,险易不革其心。 【释义】意思是,无论所处环境是安全还是危险,都不会动摇自己
2024写材料用典-百里奚居虞而虞亡,在秦而秦霸免费
2024写材料用典-百里奚居虞而虞亡,在秦而秦霸
【写材料用典】百里奚居虞而虞亡,在秦而秦霸 【写材料用典】 【例文】“百里奚居虞而虞亡,在秦而秦霸,非愚于虞而智于秦也,用与不用,听与不听也。”历史告诉我们,人才的价值,在于发挥作用。领导和机关应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健全完善人才培养、使用、评价和管理等方面的配套机制,既为成长成才打通路径,又为创新创造提供保障,为青年官兵搭建好施展抱负的舞台、提供增长才干的空间。(解放军报《扎根基层“沃土”成长成才》) 【典故】出自汉代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百里奚居虞而虞亡,在秦而秦霸,非愚于虞而智于秦也,用与不用,听与不听也。 【释义】意思
2024写材料用典-思心一至,不闻雷霆免费
2024写材料用典-思心一至,不闻雷霆
【写材料用典】思心一至,不闻雷霆 【写材料用典】 【例文】良弓在手,贵在速发。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此心不敢不尽,此身不敢不劳”的意识,为公要“案无积卷,事不过夜”,办事要“思心一至,不闻雷霆”,在自己的岗位上,在有限的时间里为百姓做更多的好事、谋更多的福祉。(中国纪检监察报《当有“升米公事”的作风》) 【典故】出自三国魏国刘邵《人物志•材理》,思心一至,不闻雷霆。 【释义】意思是,人的注意力集中于某事,即使霹雳闪电也会充耳不闻。 【赏析】专注,是古往今来人们推崇的一种宝贵品质。庄子提倡“用志不分,乃凝于神”,韩非子以“右手画圆,左手画方
2024写材料用典-冰壶玉尺,纤尘弗污免费
2024写材料用典-冰壶玉尺,纤尘弗污
【写材料用典】冰壶玉尺,纤尘弗污 【写材料用典】 【例文】作为领导干部,明事理就是要筑牢思想防线,需要领导干部熔炼“冰壶玉尺,纤尘弗污”的高尚情怀,锻造“三省吾身”的行动自觉,时刻谨记为民谋利的为官之道,始终坚守为民服务的政治信仰,用坚定的信念为筑牢思想防线添砖加瓦,做到“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人民论坛网《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三重境界》) 【典故】出自明代宋濂、王袆《元史·黄溍传》,君子称其清风高节,如冰壶玉尺,纤尘弗污。 【释义】意思是,像冰壶玉尺这样的物品,灰尘是无法弄脏它们的。比喻心灵高洁的人,可以抵御外界的污染。
2024写材料用典-币帛不已,必及车舆;车舆不已,必及金璧免费
2024写材料用典-币帛不已,必及车舆;车舆不已,必及金璧
【写材料用典】币帛不已,必及车舆;车舆不已,必及金璧 【写材料用典】 【例文】“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贪念起始虽微,但其害甚大,“币帛不已,必及车舆;车舆不已,必及金璧”。“见好就收者”寡,“愈演愈烈者”众,一旦财迷心窍,就难以自我控制。倘要永葆清廉本色须先灭贪奢之欲,从慎初慎微做起,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警惕廉洁破防。(中国纪检监察报《防微杜渐守清廉》) 【典故】出自清代董诰、阮元、徐松、胡承洪等编纂《全唐文》 第五部 卷四百七十三,贿道一开,辗转滋厚,鞭靴不已,必及衣裘;衣裘不已,必及币帛;币帛不已,必及车舆;车舆不已,必
2024写材料用典-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免费
2024写材料用典-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
【写材料用典】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 【写材料用典】 【例文】古语有云,“爱子,教之以义方”“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每一个孩子从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开始,就不断地接受来自家庭的教育和熏陶,不断地耳濡目染受到父母的影响。中国历史上孟母三迁、陶母退鱼、岳母刺字等典故,充分说明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很大,甚至可以延续一生。父母应该成为孩子的榜样和表率,把好习惯、好品格传递给孩子,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习时报《领导干部如何培育向上向善好家风》) 【典故】出自宋代司马光《资治通鉴·晋纪十八》,太子职在视膳,不当豫
2024写材料用典-必先知致弊之因,方可言变法之利免费
2024写材料用典-必先知致弊之因,方可言变法之利
【写材料用典】必先知致弊之因,方可言变法之利 【写材料用典】 【例文】“必先知致弊之因,方可言变法之利。”进入新发展阶段,我们所面临的形势任务越是严峻复杂、承担的使命责任越是艰巨繁重,就越需要了解一线的真实情况,越需要掌握第一手鲜活材料和翔实依据。但反观现实,无论是热衷于视察式、盆景式、旅游式、应付式调研,还是热衷于坐井观天、信口开河,随便抄抄报告、应付了事的虚假调研,此类形式主义调研仍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若以此类调研结果为参考,势必找不准问题、找不准矛盾症结,更会导致决策上失之偏颇,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2024写材料用典-备豫不虞,古之善教也免费
2024写材料用典-备豫不虞,古之善教也
【写材料用典】备豫不虞,古之善教也 【写材料用典】 【例文】“底线”原指“长方形比赛场地中短边的边线”,也指事物发生质变的临界点,一旦突破底线,事情就会发生质变。“备豫不虞,古之善教也”。底线思维的实质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一种行动哲学,是推动新一轮改革发展的治理智慧。(学习时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底线思维”》) 【典故】出自春秋左丘明《春秋 · 左传 · 文公六年》,备豫不虞,古之善教也。求而无之,实难,过求何害? 【释义】意思是,预备好意外的事,这是古代的好教训。临时去请求而没有得到,这会遇到困难。所得虽然一时用不着,有什么害处
2024写材料用典-廉平之守,不可攻也免费
2024写材料用典-廉平之守,不可攻也
【写材料用典】廉平之守,不可攻也 【写材料用典】 【例文】“廉平之守,不可攻也。”这是孔子的弟子子贡将出任信阳长官,向老师孔子辞行时,孔子给他讲的为官做人的道理。意思是说,为官一任,没有什么比公平公正更得民心;面对钱财,没有什么比廉洁不贪更为可贵。一个人如果拥有廉洁公平的操守,就可以经受各种考验,立于不败之地。子贡谨记老师教诲,在地方颇有政绩。(中国纪检监察报《公廉约己 明达政事》) 【典故】出自西汉刘向《说苑·政理》,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廉平之守,不可攻也。匿人之善者,是谓蔽贤也;扬人之恶者,是谓小人也;不内相教而外相谤者
2024【写材料用典】人之一心,得其正,则事事皆得其正
2024【写材料用典】人之一心,得其正,则事事皆得其正
【写材料用典】人之一心,得其正,则事事皆得其正 【例文】谈及修身做人,先贤认为“正心以为本”。正心修身是人格塑造、做人做事的基础。白居易诗云:“自我心存道,外物少能逼。”柳宗元说:“守正为心,疾恶不惧。”朱熹有言:“人之一心,得其正,则事事皆得其正。”说的都是同样的道理:内心净化、立根固本,方能力量无穷、行稳致远。(中国纪检监察报《秉纲而目自张 执本而末自从》) 【典故】出自宋代朱熹《朱子语类》,心者,万事之原也。人之一心,得其正,则事事皆得其正。心或不正,则无一事得由于正。 【释义】意思是,如果一个人的心灵是纯洁和坚定的,那么他所做的事情也会是正当
2024写材料用典-诗堪入画方称妙,官到能贫乃是清(3)免费
2024写材料用典-诗堪入画方称妙,官到能贫乃是清(3)
【写材料用典】诗堪入画方称妙,官到能贫乃是清 【例文】“诗堪入画方称妙,官到能贫乃是清。”广大党员干部应深刻认识涵养俭朴之风的现实意义,恪守为民宗旨,厚植人民情怀,带头谨身节用、俭朴生活,节用以惠民,实干以解难。(中国纪检监察报《薄于自奉为厚民》) 【典故】出自清代戴远山送友人赴任所作的对联,诗堪入画方称妙,官到能贫乃是清。 【释义】意思是,诗写到能入画的地步,那就是最精妙的。官能做到,为百姓谋福利,而自己却清贫,是最至善至美,最清爽的。 【赏析】古人讲,“薄于身而厚于民”。中国古代很多贤臣因终生能贫,清名远扬。战国贤士黔娄“修身清节”,人称“
2024写材料亮点小标题25组免费
2024写材料亮点小标题25组
写材料亮点小标题25组 01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以踔厉奋发之姿做“坚持不懈”的奋斗者。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以踔厉奋发之姿做“全力以赴”的奋斗者。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以踔厉奋发之姿做“信念坚定”的奋斗者。 02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以争先进位之姿做“迎难而上”的奋斗者。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以争先进位之姿做“开拓进取”的奋斗者。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以争先进位之姿做“砥砺前行”的奋斗者。 03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以“立足岗位
确认删除?
开通会员开通会员
微信客服
  • 微信
QQ客服
  • QQ:3966530830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