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强调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等理念,鲜明提出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党的民族工作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
总体国家安全观 创新引领10周年今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宣传教育活动主题为“总体国家安全观·创新引领10周年”
总体国家安全观 创新引领10周年今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宣传教育活动主题为“总体国家安全观·创新引领10周年”
2015年通过的《国家安全法》第十四条规定: “每年4月15日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2024年的4月15日,是《国家安全法》颁布实施以来的第9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今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宣传教育活动主题为“总体国家安全观·创新引领10周年”
学习意识形态建设加强意识形态建设,我们能够更好地引领社会思潮,防范和抵御不良思想的侵蚀,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
学习意识形态建设加强意识形态建设,我们能够更好地引领社会思潮,防范和抵御不良思想的侵蚀,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
意识形态作为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支柱,能够有效凝聚社会共识,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动方向。加强意识形态建设,我们能够更好地引领社会思潮,防范和抵御不良思想的侵蚀,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
党史中的廉洁故事系列党课课件林伯渠用一生铸就廉洁丰碑
党史中的廉洁故事系列党课课件林伯渠用一生铸就廉洁丰碑
一九四九年九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图为筹备会代理秘书长林伯渠在作报告。 林伯渠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是我们党的早期党员之一,始终站在革命斗争的最前列。他不仅是手提马灯的万里长征英雄,还主持了新中国开国大典。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
做新时代合格党员深化党纪学习教育 提升党性修养
做新时代合格党员深化党纪学习教育 提升党性修养
前言 根据安排,自2024年4月至7月,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党纪学习教育,是我们党员干部强化遵守纪律的自觉,加强党性修养,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途径。 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学习贯彻《条例》,使我们的学习重点,我们要在学条例上下功夫见成效。进一步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带动各项纪律全面从严,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今日我就讲三点,与大家共同学习。
授课人:党支部时间:2024.06.19学党纪 强定力——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
授课人:党支部时间:2024.06.19学党纪 强定力——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
正在全党开展的党纪学习教育要求,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定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一次次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中得以提升的。定力也不是获得了便一劳永逸的,需要持续锻造。广大党员干部要以这次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增强四种定力,确保在面对各种诱惑和挑战时能够坚守初心,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前 言
汇报人:某某某时间:2024年06月19日推动党政领导班子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汇报人:某某某时间:2024年06月19日推动党政领导班子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2024—2028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这是党中央着眼更好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对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建设作出的重要部署。《规划纲要》的制定和实施,对于高质量推进党政领导班子建设,从组织上保障和推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大意义。前 言
坚持和发展 新时代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宝贵经验
坚持和发展 新时代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宝贵经验
就业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释就业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的战略性基础性作用,全面总结新时代我国就业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宝贵经验,深刻阐明了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基本内涵、实践要求和重点任务。 前言
科技自立自强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科技自立自强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各位院士,同志们、朋友们: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这次大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科技盛会。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向获得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向两院院士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诚挚问候!向与会的外籍院士和国际科学界的朋友们表示热烈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