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党课学习公文资料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4[写材料用典]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免费
2024[写材料用典]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
【例文】“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英雄的魅力之所以穿越时空、历久弥新,是因为他们具备坚贞不屈的忠诚品格、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不惧艰险的顽强意志、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解放军报《在追光中续写荣光》) 【典故】出自汉代刘劭的《人物志·英雄》,夫草之精秀者为英,兽之特群者为雄;故人之文武茂异,取名於此。是故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此其大体之别名也。 【释义】意思是,因此只有聪慧明智突出的人,称为英;胆识、武略力量超过众人,称为雄。 【赏析】英雄是一个国家光辉历史的记忆,是一个民族坚挺不屈的脊梁,是一个社会价值导向的重要坐标
2024新质生产力ppt新质生产力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底气党员干部学习教育
2024新质生产力ppt新质生产力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底气党员干部学习教育
新质生产力是全面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力量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党/课新质生产力是全面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力量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党/课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引向深入,引导全党全国人民坚定改革信心,更好凝心聚力推动改革行稳致远。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在阐释“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时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
2024[写材料用典]有所恃,则敢于蹈险故也免费
2024[写材料用典]有所恃,则敢于蹈险故也
【例文】“有恃无恐”是耳熟能详的成语,形容因有所依仗而无所畏惧。但为何“恃财者终以财败,恃势者终以势败,恃智者终以智败,恃力者终以力败”?一言以蔽之,“有所恃,则敢于蹈险故也。”很多人依仗所有而毫无顾忌,自恃可为而为人所不敢为,往往酿成苦果。(解放军报《患莫大于有所恃》) 【典故】出自清代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溧阳续录 四》,盖天下之患,莫大于有所恃。恃财者终以财败,恃势者终以势败,恃智者终以智败,恃力者终以力败。有所恃,则敢于蹈险故也。 【释义】意思是,一个人有所依仗,就敢于冒险。后形容为“有恃无恐”。 【赏析】纵观历史,许多人有了权势、财富,办起
2024[写材料用典]思其始而成其终免费
2024[写材料用典]思其始而成其终
【例文】“思其始而成其终。”实践反复证明,只有在做事之初集中心思精力、倾注聪明才智,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才能行稳致远、春华秋实;反之,倘若以功利之心关注事情的结果,而不注重慎始慎初,以致出发就偏、迈步就错,即便问题暴露之后极尽“巧持于末”之能事,千方百计淡化问题、逃避责任,最终也于事无补、为时晚矣。(解放军报《以“拙戒于初”干事创业》) 【典故】出自春秋时期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政如农功,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终;朝夕而行之,行无越思,如农之有畔,其过鲜矣。 【释义】意思是,从政要像农民种地一样上心,播种好了,就要日夜操心,一开始
2024[写材料用典]不闻大论,则志不宏;不听至言,则心不固免费
2024[写材料用典]不闻大论,则志不宏;不听至言,则心不固
【例文】不闻大论,则志不宏;不听至言,则心不固。理想信念的确立,不是一时的思想冲动,而是一种内在的思想追随,是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的。(解放军报《守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 【典故】出自东汉荀悦《申鉴·杂言下》,故君子慎乎所不察,不闻大论则志不宏,不听至言则心不固。思唐虞于上世,瞻仲尼于中古,而知夫小道者之足羞也。 【释义】意思是,没有听过圣贤们的精辟理论,志向就不会远大;没有听过圣贤们的至理名言,意志就不会坚定。比喻人要有理想和志向。 【赏析】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中国共产
2024[写材料用典]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免费
2024[写材料用典]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例文】古人讲:“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是渺小脆弱的。正因为如此,对于勇敢面对自然挑战,以非凡毅力战胜困难、抵达目标的攀登者,人们总是心怀敬意。“海到无边天是岸,山至高处人为峰。”所谓“山高”,只是相对的,当人站在山上,山就在脚下。无论做任何事情,只要我们迎难而上、坚持到底,就一定能把困难踩在脚下,实现自己的目标。(解放军报《山高人为峰》) 【典故】出自宋代苏轼《赤壁赋》,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
2024[写材料用典]躬行者,政之始也免费
2024[写材料用典]躬行者,政之始也
【例文】“躬行者,政之始也。”领导干部在各个方面坚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是一种有效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对于党员干部来说,“用身影指挥人”,既是冲在前、干在先,打头阵、当先锋,也是立导向、作示范,体现了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领导哲学和领导方法。(解放军报《“用身影指挥人”》) 【典故】出自汉代戴德《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第六十五》,故躬行者政之始也,调悦者情之道也。善政行易则民不怨,言调悦则民不辨法,仁在身取民显以佚之也。 【释义】意思是,身体力行是从政者的根本。 【赏析】孔子说:“君子欲言之见信也者,莫若先虚其内也;欲政之速行也者,莫若以身先之也;欲
2024[写材料用典]为一身谋则愚,而为天下谋则智免费
2024[写材料用典]为一身谋则愚,而为天下谋则智
【例文】“为一身谋则愚,而为天下谋则智。”《魏书·长孙道生传》记载,北魏长孙道生廉洁简约,担任三司之职,而衣着朴素,每餐不吃两种以上的菜肴。道生的住宅低矮简陋,出任地方长官后,他的子弟将房屋重新修缮一遍,建起大堂及四周的廊屋。道生回来叹息道:“从前霍去病认为匈奴没消灭,而无以为家;现在强大的敌人还在漠北游荡,我怎么能安稳地住这华美的房子呢!”“乃切责子弟,令毁宅”。长孙道生公心为国,光明正大,不把做官当作谋私的工具,给后人留下一段佳话。(中国纪检监察报《治官事则不营私家》) 【典故】出自宋代苏洵《审敌》,与知其势将有远祸,而度己不及见,谓
2024[写材料用典]知止常止,终身不耻免费
2024[写材料用典]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例文】知止常止,终身不耻。修炼定力,关键还是要深悟“止”字要核,学会知止,做到当止应止。要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和意识,时刻保持对规矩、制度和纪法的敬畏之心,不被歪风、暗流和邪气所诱,坚守正道而行。那些廉者智士正是懂得知止,展现出坚强的意志力、忍耐力和自制力,从而能够一心为公,身怀正气。(中国纪检监察报《知止而定》) 【典故】出自清代金缨《格言联璧》,作践五谷,非有奇祸,必有奇穷。 爱惜只字,不但显荣,亦当延寿。知足常乐,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释义】意思是,知足的人就常能感到满足,一辈子都不会被欲望所控制而辱没自己;做事有分寸的人就常
2024[写材料用典]善为理者,举其纲,疏其网免费
2024[写材料用典]善为理者,举其纲,疏其网
【例文】“善为理者,举其纲,疏其网”。其主旨都是在说:治国理政要抓住总纲,照顾好全局,抓住问题的关键与要害。历史上,诸葛亮为刘备所作的《隆中对》,其中对内政、外交、军事等路线的谋划,就是提纲挈领、抓纲务本之举,为未来的治国理政找准了定位和方向。(中国纪检监察报《纲举目张》) 【典故】出自唐代白居易《策林》,是以善为理者,举其纲,疏其网。纲举者所罗者大矣,网疏则所漏者小也。 【释义】意思是,善于治理国家的人,总能提起渔网上的总绳,让所有的网眼都张开。总绳提起那么捕捉到的都是大鱼,网眼张开那么逃脱的都是小鱼。 【赏析】纲,本义是渔网上的总绳,如《尚
2024[写材料用典]夫治身与治国,一理之术也免费
2024[写材料用典]夫治身与治国,一理之术也
【例文】“夫治身与治国,一理之术也。”《道德经》有言:“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之所以不得大病,是因为他把小毛病当作病患,主动预防,积极治理。治未病之疾,“良医”是自己,“处方”是自警自省。(中国纪检监察报《禁微则易 救末者难》) 【典故】出自战国秦国吕不韦《吕氏春秋·览·审分览》,一曰:凡人主必审分,然後治可以至,奸伪邪辟之涂可以息,恶气苛疾无自至。夫治身与治国,一理之术也。 【释义】意思是,休养自身同治理国家的道理、方法是一样的。 【赏析】古人说:“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王朝
2024[写材料用典]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免费
2024[写材料用典]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
【例文】孔子的得意门生子贡在出任信阳长官前,向孔子辞行。孔子叮嘱他,“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廉平之守,不可攻也”,希望他能成为一名公正廉洁的官员。之后,子贡谨记孔子的谆谆教诲,在任清廉勤政、造福四方,深受百姓爱戴。(解放军报《廉平之守不可攻》) 【典故】出自西汉刘向《说苑·政理》,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廉平之守,不可攻也。匿人之善者,是谓蔽贤也;扬人之恶者,是谓小人也;不内相教而外相谤者,是谓不足亲也。 【释义】意思是,当官为政没有比公平更好的美德,面对财货没有比廉洁更好的节操。一个人如果拥有廉洁公平的操守,就可以经受各种考验,立于不败
确认删除?
开通会员开通会员
微信客服
  • 微信
QQ客服
  • QQ:3966530830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