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党课学习公文资料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4[写材料用典]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免费
2024[写材料用典]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例文】古人讲:“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是渺小脆弱的。正因为如此,对于勇敢面对自然挑战,以非凡毅力战胜困难、抵达目标的攀登者,人们总是心怀敬意。“海到无边天是岸,山至高处人为峰。”所谓“山高”,只是相对的,当人站在山上,山就在脚下。无论做任何事情,只要我们迎难而上、坚持到底,就一定能把困难踩在脚下,实现自己的目标。(解放军报《山高人为峰》) 【典故】出自宋代苏轼《赤壁赋》,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
2024[写材料用典]躬行者,政之始也免费
2024[写材料用典]躬行者,政之始也
【例文】“躬行者,政之始也。”领导干部在各个方面坚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是一种有效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对于党员干部来说,“用身影指挥人”,既是冲在前、干在先,打头阵、当先锋,也是立导向、作示范,体现了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领导哲学和领导方法。(解放军报《“用身影指挥人”》) 【典故】出自汉代戴德《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第六十五》,故躬行者政之始也,调悦者情之道也。善政行易则民不怨,言调悦则民不辨法,仁在身取民显以佚之也。 【释义】意思是,身体力行是从政者的根本。 【赏析】孔子说:“君子欲言之见信也者,莫若先虚其内也;欲政之速行也者,莫若以身先之也;欲
2024[写材料用典]为一身谋则愚,而为天下谋则智免费
2024[写材料用典]为一身谋则愚,而为天下谋则智
【例文】“为一身谋则愚,而为天下谋则智。”《魏书·长孙道生传》记载,北魏长孙道生廉洁简约,担任三司之职,而衣着朴素,每餐不吃两种以上的菜肴。道生的住宅低矮简陋,出任地方长官后,他的子弟将房屋重新修缮一遍,建起大堂及四周的廊屋。道生回来叹息道:“从前霍去病认为匈奴没消灭,而无以为家;现在强大的敌人还在漠北游荡,我怎么能安稳地住这华美的房子呢!”“乃切责子弟,令毁宅”。长孙道生公心为国,光明正大,不把做官当作谋私的工具,给后人留下一段佳话。(中国纪检监察报《治官事则不营私家》) 【典故】出自宋代苏洵《审敌》,与知其势将有远祸,而度己不及见,谓
2024[写材料用典]知止常止,终身不耻免费
2024[写材料用典]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例文】知止常止,终身不耻。修炼定力,关键还是要深悟“止”字要核,学会知止,做到当止应止。要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和意识,时刻保持对规矩、制度和纪法的敬畏之心,不被歪风、暗流和邪气所诱,坚守正道而行。那些廉者智士正是懂得知止,展现出坚强的意志力、忍耐力和自制力,从而能够一心为公,身怀正气。(中国纪检监察报《知止而定》) 【典故】出自清代金缨《格言联璧》,作践五谷,非有奇祸,必有奇穷。 爱惜只字,不但显荣,亦当延寿。知足常乐,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释义】意思是,知足的人就常能感到满足,一辈子都不会被欲望所控制而辱没自己;做事有分寸的人就常
2024[写材料用典]善为理者,举其纲,疏其网免费
2024[写材料用典]善为理者,举其纲,疏其网
【例文】“善为理者,举其纲,疏其网”。其主旨都是在说:治国理政要抓住总纲,照顾好全局,抓住问题的关键与要害。历史上,诸葛亮为刘备所作的《隆中对》,其中对内政、外交、军事等路线的谋划,就是提纲挈领、抓纲务本之举,为未来的治国理政找准了定位和方向。(中国纪检监察报《纲举目张》) 【典故】出自唐代白居易《策林》,是以善为理者,举其纲,疏其网。纲举者所罗者大矣,网疏则所漏者小也。 【释义】意思是,善于治理国家的人,总能提起渔网上的总绳,让所有的网眼都张开。总绳提起那么捕捉到的都是大鱼,网眼张开那么逃脱的都是小鱼。 【赏析】纲,本义是渔网上的总绳,如《尚
2024[写材料用典]夫治身与治国,一理之术也免费
2024[写材料用典]夫治身与治国,一理之术也
【例文】“夫治身与治国,一理之术也。”《道德经》有言:“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之所以不得大病,是因为他把小毛病当作病患,主动预防,积极治理。治未病之疾,“良医”是自己,“处方”是自警自省。(中国纪检监察报《禁微则易 救末者难》) 【典故】出自战国秦国吕不韦《吕氏春秋·览·审分览》,一曰:凡人主必审分,然後治可以至,奸伪邪辟之涂可以息,恶气苛疾无自至。夫治身与治国,一理之术也。 【释义】意思是,休养自身同治理国家的道理、方法是一样的。 【赏析】古人说:“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王朝
2024[写材料用典]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免费
2024[写材料用典]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
【例文】孔子的得意门生子贡在出任信阳长官前,向孔子辞行。孔子叮嘱他,“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廉平之守,不可攻也”,希望他能成为一名公正廉洁的官员。之后,子贡谨记孔子的谆谆教诲,在任清廉勤政、造福四方,深受百姓爱戴。(解放军报《廉平之守不可攻》) 【典故】出自西汉刘向《说苑·政理》,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廉平之守,不可攻也。匿人之善者,是谓蔽贤也;扬人之恶者,是谓小人也;不内相教而外相谤者,是谓不足亲也。 【释义】意思是,当官为政没有比公平更好的美德,面对财货没有比廉洁更好的节操。一个人如果拥有廉洁公平的操守,就可以经受各种考验,立于不败
2024[写材料用典]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免费
2024[写材料用典]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例文】古人交友非常看重人与人之间志趣相投、志同道合。正所谓“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志趣相同,看待事物的立场与观点接近,哪怕千里之远也可同心交好。“志不合”则道不同,道不同则不相为谋。(中国纪检监察报《同心同德》) 【典故】出自《易传·乾文言》,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覩。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 【释义】意思是,声息相同就互相应和,气味相投就互相求助。 【赏析】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家国大义,坚持“小家”同国家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命运相系。“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
2024[写材料用典]私视使目盲,私听使耳聋,私虑使心狂免费
2024[写材料用典]私视使目盲,私听使耳聋,私虑使心狂
【例文】举事不私重在行。公私分明是做人的基本操守,是干事创业的必然要求。一事当前,是秉公心、守公道,还是谋私利、徇私情,是对一个人公私观的考验。《吕氏春秋》云:“私视使目盲,私听使耳聋,私虑使心狂。”倘若眼中、耳里、心上充斥的全是“私”字,做事上必然为私所挟、为私所累。唯有把准公私是非界限,时时以公字为标尺,正言正行正心,方能行稳致远。(中国纪检监察报《举事不私》) 【典故】出自战国秦国吕不韦《吕氏春秋·序意》,夫私视使目盲,私听使耳聋,私虑使心狂,三者皆私设,精则智无由公。 【释义】意思是,带着私心去看问题,就会使眼睛什么也看不见,带着私心去听
2024[写材料用典]德者,难成而难见者也;言者,易撰而易悦者也免费
2024[写材料用典]德者,难成而难见者也;言者,易撰而易悦者也
【例文】古人言:“德者,难成而难见者也;言者,易撰而易悦者也。”自古以来,空谈者、谗言者造成的危害不绝于书,如梁启超先生所说:“其下者,则巧言令色,献媚人主,窃弄国柄,荼毒生民,如秦之赵高,汉之十常侍,唐之卢杞、李林甫,宋之蔡京、秦桧、韩侂胄,明之刘瑾、魏忠贤,穿窬斗筲,无足比数。”(中国纪检监察报《敏于行讷于言》) 【典故】出自晋代傅玄《傅子戒言篇》,上好德则下修行,上好言则下饰辩,大伪起焉,此必然之征也。德者,难成而难见者也;言者,易撰而易悦者也。 【释义】意思是,美德,是很难修成的,也很难显现。言语却是很容易被撰写出来的,也很容易取悦于人。 【赏析
2024[写材料用典]众人以顺境为乐,而君子乐自逆境中来免费
2024[写材料用典]众人以顺境为乐,而君子乐自逆境中来
【例文】“众人以顺境为乐,而君子乐自逆境中来。”人生总会遇到坎坷,越是逆境和低谷,越能看清一个人的心性。“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在人生的艰难时刻,不消极应对,不轻言放弃,这种对人生积极的态度与在挫折中勇进的精神自古以来激励着人们。(中国纪检监察报《熬清守淡》) 【典故】出自明代洪应明《菜根谭》,众人以顺境为乐,而君子乐自逆境中来;众人以拂意为忧,而君子忧从快意处起。盖众人忧乐以情,而君子忧乐以理也。 【释义】意思是,平常的人喜欢顺境,而品德高尚又有见识的人可以从逆境中寻找乐趣。 【赏析】古人
2024[写材料用典]事之难易,不在小大,务在知时免费
2024[写材料用典]事之难易,不在小大,务在知时
【例文】“事之难易,不在小大,务在知时。”作为未来战争“预实践”的一种形式,野外驻训只有紧贴实战,才能成为提升部队实战能力的“磨刀石”和“助推器”,才能把这一实战化训练的“黄金期”变成战斗力增长的“跃升期”。(解放军报《像打仗一样“驻”和“训”》) 【典故】出自战国秦国吕不韦《吕氏春秋·孝行览·首时》,事之难易,不在小大,务在知时。天不再与,时不久留,能不两工,事在当之。 【释义】意思是,事情的难易不在于大小,关键在于掌握时机。 【赏析】古人讲,察势者智,驭势者赢。“势”是一种客观存在,标示着事物发展的形势、态势、趋势。身处变动不居的时代环境,面对复杂多变
确认删除?
开通会员开通会员
微信客服
  • 微信
QQ客服
  • QQ:3966530830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