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情况的报告
近年来,我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持续强化党建引领,加强大思政课建设,融入学科课程,注重人文关怀,培根铸魂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多元持续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赋能润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坚持党建引领,加强大思政课建设,培根铸魂提高学校办学质量
(一)全面强化党建政治引领功能。学校党委坚持需求导向,将党建融入学生成长成才、教师教学科研、解决师生所需,将党建工作与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转化为教师成长优势和学校发展优势,不断提高学校办学特色和教学品质。通过定期组织教师学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提升教师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使他们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二)开展探索“党建+N”工作模式。学校党委将党建工作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中,将党支部和党小组设在
心价值观,培养学生远大的、明确的理想,科学的、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多元的、发散的思维,大气的、责任的心态,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持久力、思维力和抗挫力。
(二)特色教学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人才兴市战略,坚持把人才作为深化教育改革、推动学校发展的基石,推动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工作同频共振、深度融合,在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上下功夫。加强对青年骨干教师、高级教师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发挥党员骨干教师模范带头作用,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三)校际合作探寻教育教研魅力。学校多次组织开展鹤岗、双鸭山、鸡西、伊春和我市五地市多校联考,为了探寻教育教学独特的规律与魅力,联考校“线下”与“线上”共同参加“期中联考”“期末联考”质量分析会,旨在针对历次联考进行经验交流与分享,查找备考教学工作中的问题及原因,透过经验教训探求成绩得失的内在规律,调整教学策略,有效精准备考,助力打赢高考这场战役。此外,学校特别邀请特级教师、河北省骨干教师、人教社特聘教材培训专家进行高考备考讲座。
三、注重人文关怀,拓宽文体活动途径,赋能润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人文关怀助力建设和谐校园。学校以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解决师生烦心事、揪心事,为学校事业发展凝心聚力。面向广大师生征集关于校园环境、学习生活和教育教学有关需求和建议,及时高效解决师生提出的食堂座位少等合理建议和诉求12件。坚持以人为本,关心关爱低收入家庭学生,积极对上争取政策帮扶贫困生,2023年391名学生受到国家助学金,26名经济困难学生免去学杂费,73人得到低保家庭就餐补贴,切实保障贫困学生受教育权益,实现教育平等,确保贫困家庭学生接受优质教育,并顺利完成学业。
(二)文体活动激发彰显魅力芳华。学校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深入挖掘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中的德育资源,创新实施思政课堂,引领学生全面成长。由党员教师带队,组织学生参观我市林则徐纪念馆、金沙抗联文博馆、金沙场史馆、金沙肃慎文博馆和我市短道速滑冠军馆等场所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开展“读党史分享交流会”等活动,引导全校师生读党史、感党恩,组织开展远足、成人礼、毕业典礼、艺术节、运动会、篮球赛、百日誓师大会、孝德主题班会等各类活动,通过创新文体活动培养新时代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多维度发展。
(三)心理健康关爱护航阳光成长。学校开展系列心理健康疏导服务,有效缓解高考学生心理压力与焦虑情绪。开展户外素质拓展趣味体育活动,如“无敌风火轮”“圈之魅力”“鼓动人生”“不倒森林”,将学生的参与性、趣味性和挑战性融为一体,同学们在相互帮助中感到友情温暖,在团结协作中缓解学习压力,提升人际沟通与合作能力,增强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