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绿色低碳机关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绿色低碳机关建设推进会,主要目的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加快推进我市绿色低碳机关建设,引领全社会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把握绿色低碳发展的时代脉搏
当前,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峻,绿色低碳发展成为全球共识和时代潮流。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已明确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并将其纳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作为政府机关的我们,更应该率先垂范,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理念,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全面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的需要。《机关事务工作“十四五”规划》指出,聚焦绿色低碳发展的目标,有力推进低碳引领行动、绿色化改造行动、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节水护水行动、生活垃圾分类行动、反食品浪费行动、绿色办公行动、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倡导行动、示范创建行动、数字赋能行动等绿色低碳转型行动,健全制度标准、目标管理、能力提升体系,强化协同推进、资金保障、监督考核机制,开创节约能源资源绿色低碳发展新局面。目前,公共机构节能工作主要通过节能技术改造、宣传教育、能源紧缺体验等方式来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2020年以来,**
限度节约能源资源,强化典型带动,全面提升能效和管理水平,减少污染和垃圾排放,降低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和影响。充分发挥党政机关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争做绿色发展的践行者、推动者、引领者。
二、肯定成绩,进一步坚定绿色低碳机关建设的信心决心
近年来,**市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绿色低碳机关建设过程中,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从“自我管理”逐步迈向“技术革新”,从“单一变革”到“多维变革”,逐步构建“造血式”绿色低碳机关。累计建成4家全国能效领跑者,3家全国水效领跑者和1000余家节约型机关,27家公共机构被评为国家级示范单位,全市116家党政机关食堂全部纳入反食品浪费工作成效评估。
推进**市绿色节能管理平台建设,启动全市能耗监测点位接入工作,试点能源资源消费全生命周期管理。开展数字赋能行动,通过地图展示、能源数据采集、建筑能源管理、设备报警管理、接入管理等功能,实现对重点用能设备、用能区域、用能单位等核心部位实施能源监测和能耗分析,以及与**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相应平台系统的数据自动对接。预留后期开发与功能拓展空间,以便与各区(市)县能耗监测接入,满足通用技术规范,打破数据壁垒,做细能源与资源消费管理。为顺应新时期国有资产管理和公共物资保障的高品质要求,创新打造现代公物仓,实现由传统的“租赁保障”向“购买服务、协作共建、展示宣传、推广带货”全功能转变,借助线下站点与订阅号、短视频、网络直播等新媒体载体进行推广。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开发现代公物仓微信订阅号和小程序,打造面积约3500平方米的现代公物仓线下体验中心,通过“线下+线上”融合,节省传统仓库管理成本和财政支出,简化保障服务流程,为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世界旅游组织大会、大运会等重大活动提供保障,经费节支率达70%。
以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发展体系,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构建可持续的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节约和经济循环利用发展的新格局。打造绿色建筑,全力推动大运会开闭幕式及竞赛场馆100%绿色电能使用,统筹推进大运会场馆改造,13个新建场馆达到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36个改造场馆大力推广绿色节能措施,优先采购绿色建材产品。打造零碳场景,推行无纸化会议系统,从服务供给侧减少能源资源消耗。试点“会议碳中和”,每场会议可降低碳排放量10%以上。创新增汇机制,与具备资质的第三方专业公司合作,建立“可回收资源-碳积分”转化机制,碳积分可直接用于公共机构碳排放量的抵消。试点以来,累计返还的碳积分可中和碳排放量约26吨。构建中和体系,与**联合环境交易所开展合作,将“点点碳中和”微信小程序作为宣传和实践的阵地,引导公共机构主动融入绿色低碳发展格局。2020年3月,**市政府出台《关于构建“碳惠天府”机制的实施意见》,在国内首创提出构建以“碳惠天府”为品牌,以公众碳减排积分奖励、项目碳减排量开发运营为路径的碳普惠机制。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依托**产业集团建设绿色公益平台,构建绿色出行、参与环保活动等低碳场景,制定低碳评价规范,实施低碳管理,赋予场景内消费行为低碳属性,丰富公众碳积分获取路径。
进一步拓展“文化+”思维,围绕法治、绿色、安全、数字、效能、廉洁“六个机关”建设,打造具有**特色的机关事务文化体系,深化全国机关事务文化建设试点示范效应。坚持工作布局一幅图、工作管理一张网、工作推进一盘棋、工作督查一把尺、工作标准一面旗,高质量保障世界华商大会、世界旅游组织大会、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会务活动。打造匠心、真心、热心、细心、虚心“五心”服务品牌,高效管理12个集中办公区的办公用房,保障全年3200余场会议,确保机关政务活动有序开展。讲好机关事务管理文化建设故事,青羊的“柔软文化,沁润心灵”、金牛的“创造目标先进,打造团队精神”、武侯的“五个一”、青白江的“清白文化”、**区的“豆瓣文化”……多形式多角度多载体的文化建设活动,从不同层面展现机关事务文化的闪光点。
三、明确目标,全面推进绿色低碳机关建设
一要加快能源利用低碳转型,推动公共机构终端用能以电力替代煤、油、气等化石能源,提高用能清洁化水平。实施供暖系统电气化改造,因地制宜采用空气源、水源、地源热泵及电锅炉等新型清洁用能设备。充分利用建筑屋顶、车棚顶面、绿化园区等适宜场地空间,深入推进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公共机构建筑中的应用,提高可再生能源替代率。鼓励有条件的公共机构建设连接光伏发电、储能设备和充放电设施的微网系统,推动集光伏发电、储能、直流配电、柔性用电于一体的“光储直柔”技术在公共机构建筑中的应用。加快淘汰报废老旧公务用车,加大新能源汽车配备使用力度,提升新能源汽车配备比例,新增及更新用于机要通信和相对固定路线的执法执勤、通勤等车辆时,原则上配备新能源汽车。提升公共机构新能源汽车充电保障水平,内部停车场要配建相应的充(换)电设施设备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鼓励内部充(换)电设施设备向社会公众开放。支持公共机构采用自助分时租赁等商业运营模式,租赁使用新能源汽车。
二要合理配置办公用房资源,推进节约集约使用,降低建筑能源消耗。积极开展绿色建筑创建行动,鼓励公共机构申报星级绿色建筑标识认定,强化绿色建筑运行管理。以提高建筑外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和气密性能、提升用能效率为路径,开展公共机构既有建筑围护结构和重点耗能系统节能改造,对建筑屋顶和外墙进行保温、隔热升级,更新建筑门窗,淘汰高能耗陈旧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进公共机构数据中心集约化、高密化,稳步提高数据中心单体规模、单机架功率,鼓励应用高密度集成等高效IT设备、液冷等高效制冷系统,因地制宜采用自然冷源等方式。深化**市公共机构绿色节能管理系统应用,加强公共机构建筑能耗在线监测,实时采集、统计、分析建筑用能数据,优化空调、电梯、照明等用能设备控制策略,鼓励公共机构将楼宇自控、能耗监管、分布式发电等系统集成整合,力争实现各系统之间数据互联互通,不断提高能源管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