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然资源报/2024 年/11 月/13 日/第 005 版专题
矢志矿山铺满绿 开发保护两相宜
——云天化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推进矿山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纪实
云天化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
近日,自然资源部公布了首批 15 个生产矿山生态修复典型案例,云天化云南磷化集团昆阳磷矿生态修复案例成功入选,成为云南省唯一入选典范。 案例生动诠释了该公司以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矿化产业链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故事,为矿业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和谐共生提供了云南经验。
云天化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南磷化集团)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 绿色矿山建设” 融入企业高质量发展始终,站在矿业开发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云南磷化集团现有 4 座国有大型现代化矿山,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和西山区,有近 60 年的矿业开发历史。作为云天化集团磷产业链的资源保供企业,多年来,云南磷化集团立足国家磷复肥基地和配套磷矿采选生产基地,持续为云天化集团内部肥料生产企业提供资源保障,为我国磷肥磷化工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为全国 5 亿亩耕地的稳产高产提供粮食安全保障。
“ 让矿山铺满绿色” ,这是几代矿山人的坚定选择,也是云南磷化集团近 40 年坚守的“ 绿色发展核心价值观” 的企业文化精髓。春华秋实,繁花绽放。云南磷化集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主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走出了一条生态美、百姓富、民族和睦、团结稳定、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绿色理念
指引矿山披上绿新衣
自建企以来,露天矿山开采就存在着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采矿挖损对矿山及周边地形地貌造成扰动,导致企地矛盾问题凸显。对此,云南磷化集团提出了“ 若国有大型企业都做不好矿山环境保护,那矿山环保工作还能靠谁做,有谁做” 的自我问责思想;确立了“ 社会效益、资源效益、环境效益和企业效益‘ 四效’ 并举,诚信务实、创新发展” 的经营理念;明确了“ 矿开采到哪里,复垦植被就跟进到那里,恢复生态,不留遗憾” 的工作方针;制定了 《矿山植被恢复建设项目总体规划》 ,并将其列入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每个年度生产经营计划。同时,组织实施了“ 云南昆阳磷矿地质环境恢复与治理”“ 矿区废弃地生态修复综合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 等重点项目。针对采空区无浇灌管道、适宜生长的植被少、风沙大、干旱等不利因素,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在采空区修建高位水池,架设浇灌管网,选择耐旱抗病虫害强的树种,聘请当地村民为管护人员,确保了种植林木的成活率,让矿山重披“ 绿衣” ,再造了具有矿山特色的秀美生态环境。
2011 年 3 月,云南磷化集团所属昆阳磷矿成为首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2012 年 4 月,所属晋宁磷矿和尖山磷矿成为第二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2014 年 9 月,昆阳磷矿成为首批国家级绿色矿山,云南磷化集团被授予国家首批 40 家“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绿色采选
实现磷资源高效利用
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近年来,从国家层面到省市区层面,都相继出台了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其目的就是要以保护生态环境来切实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 云南磷化集团对矿山生产作业工序中的水、尘、渣的过程管控提出了新的、更严格的要求。时至今日,矿山开采必须做到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相融相生,这是新时代对矿业发展要求的最强音,也可以说,矿业
第 1 页 共 3 页
开发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是当今矿业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矿山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
如果说环境绿化是绿色矿山的外壳,那么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算是绿色矿山的内核。 构建绿色矿山的真正含义并不仅仅是在矿山上种树种草,而是将整个产业绿化。因此,对产业的生产核心进行“ 绿化” 是重中之重。云南磷化集团按照统一规划、有序接替、战略储备的原则,组织实施磷矿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采用自主研发、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 露天长壁式” 采矿方法进行采剥生产作业,使矿山开采强度提高了 70%,贫化率降低了 68%,损失率降低了 11%。主要技术指标长期保持行业先进水平。
云南是全国磷矿资源大省和磷矿采选、磷肥、磷化工产业强省。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基于胶磷矿特性和选矿技术问题,云南磷矿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水平比较低,近 90%的中低品位胶磷矿未能得到有效开发利用。作为云南省最大的磷矿采选企业,云南磷化集团更加强化自主创新主体,与国内外 10 多家知名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形成了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研发平台。先后建成云南磷矿采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磷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技术攻关,攻克了胶磷矿浮选世界性难题,解决了中低品位胶磷矿开发利用的技术“ 瓶颈” ,盘活云南省 17.16 亿吨磷矿资源,有效提高了云南省磷矿资源综合利用率。
不仅如此,近年来,云南磷化集团秉承“ 磷矿全量资源化利用” 理念,在低品位磷矿石综合利用、尾矿再选、 尾矿综合利用技术研发方面重拳发力,实现浮选尾矿品位由原来的 12%降低至 6%以下,开启了云南省胶磷矿浮选尾矿品位小于 6%的新纪元,精矿产率得到较大提升。同时,启动浮选尾矿全量资源化利用试验研究,主要开展制造无害化建材、矿山采空区复垦、地下矿山充填等方向的探索,并已取得较好成效。
绿色技术
打造生态修复升级版
如何将矿山开采与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相结合,这对云南磷化集团“ 绿色矿山建设”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坚持“ 绝不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和破坏” 的底线思维,实现矿山绿色发展与区域生态环境和谐共生。
云南磷化集团严格按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进行开采设计,对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进行合理规划和绿化美化,矿区环境干净整洁,可绿化区域实现绿化全覆盖。充分利用采空区自然条件合理规划生态修复工作,生态修复区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生态林、经济林和景观林,因地制宜打造生态园、矿山公'园等景观,成为“ 世界农用林业和生态示范基地”。
实施“ 三新” 技术,实现绿色开采。坚持以生态效益优先,确保修复治理速度大于开采速度的原则,在建设绿色矿山过程中致力于“ 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 的探索、应用及推广,不断优化“ 露天长壁式” 采矿方法,充分利用洒水车辆、雾炮机、立式喷雾降尘装置、喷淋管线和防尘网,建立起有效的抑尘系统,优化水处理工艺及回水措施,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系统完善尾矿库、露天采场、排土场截洪沟、拦砂坝、沉砂池等环保设施建设,认真做好矿坑水、尾矿水及尾矿库周边水体水质、水量跟踪监测,做到产业链水资源循环利用。与时俱进,启动地下开采项目,实现露天和地下联合开采,真正实现绿色开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