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党委书记在县党建工作经验分享会上的交流发言
近年来,我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抓主业聚焦中心,抓组织下移重心,抓作风守住本心,开拓进取,务实奋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一、把方向管大局,坚决扛牢政治责任。一是强化政治引领。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决扛起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压实党委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责任。2023年主持召开党委会议24次,专题研究部署党建工作4次,党委书记讲授专题党课2次,党支部书记讲授专题党课22次。二是抓实理论学习。坚持“第一议题”抓学习,制定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研讨方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2023年组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24次、集中研讨12次。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组织党员开展学习讨论154次。三是严肃组织生活。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制度,增强党内组织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紧密联系党员思想、工作实际,积极开展自主式、开放式、互动式组织生活,深化革命传统教育、党性党风党纪教育、警示教育等活动。党委班子成员坚持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党支部组织生活,倡导党员讲学、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等形式,增强组织
公共活动场所等改造提升。
三、强引领聚合力,着力推动融合发展。一是抓示范引领提升发展动能。围绕“强村富民”三年行动,持续做好黄花菜产业发展,带动周边800余名闲散劳动力就近务工,全年共采摘鲜黄花菜60万斤,发放务工资金70余万元。按照“一村一策”思路,以传统特色种养殖产业为基础,盘活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林下茯苓”“生态水产”“稻蛙养殖”等再创富民产业发展新路径。新增农家乐、超市、小型加工厂8家,消费活力持续激发,发展信心不断提振。二是抓党建引领赋能乡村振兴。推动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和耕地保护“红线”,整治撂荒地964.36亩,积极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稻油轮作等技术,建成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示范基地4个,稻油轮作示范基地2个,种植粮油4.22万亩、总产量1.2万吨,种植烤烟、辣椒、茶叶、精品水果等经济作物9330亩、产值2660.3万元。现有畜禽规模养殖户34家,其中4家被评为市级龙头企业,畜牧业整体竞争力得到稳步提高。三是抓融合共治提升治理效能。紧盯重点行业重点领域,2023年全年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249次,整治隐患51处,道路交通安全联合执法131次,未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推动“多网合一”网格化管理和“五个一”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向村级延伸,人民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抢抓国家级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集聚区项目,加大凯余沟村石榴坡传统村落保护力度,争取资金86.58万元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修复修缮文物古迹,多措并举做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