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建党103年文稿汇编
(23篇)
目录
追“七一”之光 赴“赶考”之路
驻足“七一”,循迹过往,中国共产党103年的历程记忆犹新,经过困苦、历过沧桑,如今我党风华正茂、旗帜正红。而奋斗无止境、“赶考”不停歇,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生当不忘来路、不负今朝,竭力追逐“七一”之光,在坚定信仰中强化“对党忠诚”的自觉、在奋勇斗争中挺膺“干事创业”的担当、在无私奉献中厚植“造福人民”的情怀,时刻保持锐意进取的精气神,奋楫前行,奔赴新时代“赶考”之路。
追逐“万山磅礴看主峰”的信仰之光,一心一意对党忠诚,做赶考路上的“追梦者”。“知所从来,方明所去。”回望历史,党的“红船”在一路探索真理中劈波斩浪、行稳至远。无论是抗战时期的“农村包围城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还是改革开放时期的“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是如今所踏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始终带领国家和人民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因此初心不变跟党走才能“打好仗”“打胜仗”。广大党员干部当践行入党誓词中的字字箴言,对党忠诚、永不叛党,脚踏人间正道,追逐信仰之“光”。要校准“航向坐标”,砥砺党性修养,坚定不移围绕在党中央周围,与我党同心同德、同甘共苦,自觉把对党忠诚转化为履职尽责、拼搏奉献、勇创佳绩的实际行动,以“一颗红心跟党走”的立身信条投身于伟大斗争实践之中。
追逐“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斗争之光,一往无前攻坚克难,做赶考路上的“奋进者”。“沧海横流显本色,无限风光在险峰。”百年奋斗荣光无限,伟大征程催人奋进 ,党领导国家和人民事业一路高歌猛进,开辟了前所未有的“新天地”。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我们“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只有不断追逐斗争之“光”,力克险阻,才能登上伟大复兴事业的一座座“高峰”。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攻坚克难、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义不逃责、知重负重,带头啃最硬的“骨头”、接最烫的“山芋”,一事当前大喊“让我来”,关键时刻勇做“排头兵”。要聚焦重点领域、重点任务,创新举措、大干苦干,以“斗罢艰险再出发”的激情斗志,顽强拼搏、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在闯关夺隘、勇立潮头中映照毅然决然的奋进背影,在干事创业、许党报国中留下一往无前的奋斗足迹。
追逐“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之光,一以贯之造福人民,做赶考路上的“力行者”。“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党。百年来,无数党员干部在赶考路上践行初心使命,无私奉献,将“小我”融入为民服务“大我”之中。从“扎根队伍,为人民利益而死”的革命先辈张思德,到“扎根荒山,植树造林22载”的草鞋书记杨善洲,再到“扎根泥土,带领家乡脱贫致富”的第一书记黄文秀,都在用生命追逐奉献之光。心底无私天地宽。新时代党员干部要胸怀“国之大者”,厚植为民情怀,抱诚守真,奉献于民。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起而行之,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决心勇挑重担,摒弃私心杂念,把造福于民作为最大的政绩,多做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的“潜绩”,把人民的安危冷暖、所思所想真正挂在心上,落在行上。
弘扬“建党精神”助推“巍巍巨轮”迎浪前行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创立,铸就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历经百年奋斗,这艘承载着人民重托、民族希望的“小小红船”已然化作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广大党员干部要主动继承和发扬党的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自觉以“建党精神”砥砺赤诚之心、锤炼干事本领、厚植进取精神、涵养为民情怀,切实肩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时代重任。
把稳“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之“舵”,于逐浪前行中砥砺“坚定信念跟党走”的赤诚之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必先知之而后信之,信之而后行之。回顾党百余年奋斗的历程,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流血牺牲、无私奉献,靠的就是理想信念的力量。历史雄辩地证明,一个政党有了远大的理想追求,才能不断强大,做到无坚不摧、无往不胜。理想信念是立党兴党之基,也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本。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始终保持对信念的坚定和执着,从自身做起,从当下之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奋力前行,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进,常修常炼、常悟常进,持续深入思考和分析问题,克服各种困难与挑战,才能真正将信念转化为现实,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扬起“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之“帆”,于破浪前行中锤炼“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干事本领。勇于担当作为是中青年干部重要的政治品格,更是党性修养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征程上,不可能都是平坦的大道,我们将会面对许多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领导干部必须有强烈的担当精神。广大党员干部正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容不得任何停留、迟疑、观望,更加需要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仅要有担当的宽肩膀,还得有成事的真本领,既要有想干事、真干事的行动自觉,又要有能干事、会干事的真才实学。真正做到遇到挫折撑得住、关键时刻顶得住,扛得了重活、打得了硬仗、经得住磨难,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既定目标奋勇前进。
划实“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之“桨”,于驭浪前行中厚植“风雨多经志弥坚”的进取精神。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不懈奋斗中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淬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在这个精神谱系中,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始终是我党传承不息的红色基因,是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赢得一切伟大胜利的独特优势。我们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历经磨难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无论遭遇怎样的挫折,始终坚持初心、牢记使命,用甘于奉献、无畏牺牲、敢于斗争、奋力拼搏的风骨和品质赢得一次又一次胜利。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铭记革命先烈对国家、民族的牺牲和奉献,继承革命烈士的遗志,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在机遇面前主动出击,困难面前迎难而上,风险面前积极应对,无论顺境逆境都坚贞不渝,“英特纳雄耐尔”必将得以实现。
定牢“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之“锚”,于踏浪前行中涵养“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为民情怀。民生小事,念兹在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民服务解难题,重点是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守人民立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自觉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以为民谋利、为民尽责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共产党员的奋斗目标。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务实工作作风,树牢真挚为民情怀,自觉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回报党和人民的期待,不断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汇聚强大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