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干班培训感悟:坚定理想信念 厚植为民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之际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年轻干部要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笃信笃行者、对党忠诚老实的模范践行者、矢志为民造福的无私奉献者、勇于担当作为的不懈奋斗者、良好政治生态的有力促进者。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新征程上,广大年轻干部要把“五个自觉”的要求刻在心中、落到实处,坚定理想信念,厚植为民情怀,提高政治站位,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推动事业发展的生动实践,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贡献。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笃信笃行者,就要有“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的执着追求。“笃信”指的是忠实的信仰,年轻干部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特别是要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笃信。“坚定理想信念是终身课题,需要常修常炼,要信一辈子、守一辈子。”正如革命先辈李大钊同志笃信“共产主义在中国必然得到光辉的胜利”。“笃行”,意味着要把内化于心的坚定理想信念体现在本职工作上、落实到具体行动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道不可坐论,理不能空谈。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一以贯之加强理论学习,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
搞革命,一心一意为人民”的谷文昌,再到“秉持清贫本色,甘当指路明灯”的张桂梅,都印证了共产党人矢志为民造福的决心、恒心和真心。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同人民同甘共苦的历史。为民造福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每一位年轻干部都要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增强服务群众的本领,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同时要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创造性,自觉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坚决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自觉做勇于担当作为的不懈奋斗者,就要有“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进取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推进到今天,比认识更重要的是决心,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担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担当是一种责任、一种精神,更是一种追求。“共产党人必须做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担当者,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困难。”勇于担当作为就是要切实增强年轻干部的政治担当、历史担当和责任担当。但是,现在在一些党员干部中,不愿担当、不敢担当、不会担当的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做“老好人”“太平官”,怕出事,不干事;有的信奉“多栽花少种刺,遇到困难不伸手”,只想争功不想揽过,只想出彩不想出力;有的遇到矛盾惊慌失措,遇见斗争直打摆子。作为年轻干部,必须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锐意进取、攻坚克难、主动担当,拿出拼搏“忘我”的干劲,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必须以重任在肩的使命感履职尽责、真抓实干、主动作为,彰显“有我”的历史担当;必须以舍我其谁的责任感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主动担责,厚植“无我”的情怀,提升政治勇气,干事担事、勇挑重担、善作善成。自觉做良好政治生态的有力促进者,就要有“廉洁清正政风新,不愧苍天不负民”的高风亮节。政治生态是一个地方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政治生态好,人心就顺、正气就足,只有推动形成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才能促进政治生态山清水秀,形成优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政治生态。政治生态与自然生态一样,也会遭到破坏,而且一旦出现问题,需要下大气力才能恢复如初。进入新时代以来,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但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长期存在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对政治生态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年轻干部应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破解难题,增长才干,同时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和事业观,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求不实之名,不取不义之财,不染不良之风,强化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和为民造福的政治担当,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让发展实绩更有温度、民生答卷更有厚度。“对执政党来说,党要管党,最关键的是干部问题。”面对国内国际环境深刻变化,我们重任在肩,使命在前。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年轻干部要始终做到“五个自觉”,全面提升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政治能力、领导能力、工作能力,以更大的决心和热情凝聚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