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作交流发言稿汇编(6篇)
目录
1.发挥首都优势 加快推进XX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 2
2.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 保障中国铁路做强做优做大 5
3.聚焦高质量发展需要 加强换届后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8
4.牢记“国之大者” 增强斗争本领 着力锻造高素质专业化商务干部队伍 11
5.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加快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14
6.深化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全面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 17
投身基础研究。
树立国际视野,面向全球引进高层次人才。积极应对引才形势变化,主动参与全球人才竞争,不断拓展引才路径。遴选100余名荐才专家,以才引才,打造专家推荐、专班洽谈、市委决策、部门承接的工作链条。近年来,共引进87名顶尖人才和362名核心团队成员。实施“人才蓄水池”计划,出台17条政策支持国家实验室人才队伍建设,依托“大科学装置+大科学计划”、高校和科研院所、国家实验室和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和科创企业等平台,围绕战略必争领域,集聚引进一批全球顶尖人才。连续3年举办全球创业者峰会暨创业大赛,以赛引才,吸引全球1.4万名创业人才参赛,引入投资近200亿元,培植8家独角兽企业和54家“专精特新”企业。
注重改革创新,全方位用好用活人才。聚焦制约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发挥中关村先行先试作用,出台95条新政,为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提供政策保障。注重向用人主体授权。出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明确高校院所可将职务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全部给予科技成果完成人,实施XX“海聚工程”自主认定改革,授予74家单位自主认定权。积极为人才松绑。深入开展唯“帽子”问题治理,将市级人才计划由原来的19个优化整合为3个,建立职称评审“直通车”等机制,同时赋予战略科技人才及其团队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经费支配权、资源调度权等20项权利,支持人才潜下心来做学问、搞科研、干事业。加大人才激励力度。投入300亿元组建科技创新母基金,整合优势创新资源联合组建高精尖技术研发中心,采取“揭榜挂帅”方式,鼓励各类人才合力攻关“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
强化政治引领,用心用情服务人才。坚持把“增人数”和“得人心”统一起来,以扎实具体到位的工作为人才更好贡献智慧创造良好条件。坚持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深化国情研修、青年人才训练营等活动,持续制播宣传人才电视节目《为你喝彩》,引导人才传承科学家精神,胸怀“国之大者”,矢志爱国奋斗。认真落实引才相关支持保障政策,结合XX实际,制定实施人才住房、交通出行、医疗保障及子女入学等一揽子政策,推动重点用人主体设立人才服务机构或服务专岗,畅通沟通联系渠道,及时提供周到服务。着力打造宜居宜业环境,编制高品质人才社区建设指导规划,选取8个区域重点推进,共建成1.7万套人才公寓、26所国际学校、27家国际医院及一批特色示范街区,为各类人才更好地工作和生活提供便利条件。
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 保障中国铁路做强做优做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挥企业党组织作用,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国铁集团党组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守国家铁路、人民铁路战略定位,坚定贯彻“两个一以贯之”,全面加强党建工作,为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率先实现铁路建设现代化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聚焦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作为做好铁路工作的根本遵循,突出“第一议题”抓学习,紧扣“第一要务”抓落实。研究制定国铁集团党组和国铁企业党委会工作规则,出台党组前置研究讨论重大事项等4个清单,完善“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健全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的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精心组织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训计划,运用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支部“三会一课”等形式抓好日常学习,近年来分层分批培训党员干部12.9万人次、轮训一线党员79.3万人次。
围绕铁路事业发展需要,着力打造骨干队伍。大力培养选拔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的干部,注重把具备管党治党、治企兴企能力的复合型干部选配到“一把手”岗位上。强化日常了解,近年来先后开展两轮集中调研,对56个单位领导班子逐个把脉、对663名局级领导人员逐个画像,掌握优秀人选506人。强化实践历练,有针对性地安排950名干部到生产一线、吃劲岗位、复杂环境轮岗交流,分两批选派60名年轻干部轮流到川藏铁路建设、青藏铁路运营等艰苦地区对口支援和挂职锻炼。强化实绩导向,注重在“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川藏铁路建设等重大工程,疫情防控、抗洪抢险、抗震救灾、电煤保供等急难险重任务中考察识别干部,对表现突出的497名干部提拔使用,对工作状态欠佳、关键时刻经不起考验的32名领导人员及时调整。
着眼铁路现代化建设需求,培养集聚专业人才。坚持面向国家发展战略、面向铁路运输建设主战场、面向世界铁路最前沿,依托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和科技创新工程等载体平台,吸纳科研机构,集聚科研骨干,围绕“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以及铁路工程建设技术难题,开展集中攻关。实施铁路“百千万人才”工程,选拔培养113名专业领军人物、1116名专业带头人、8799名专业拔尖人才和1249名能工巧匠,打造遍布铁路网节点的骨干人才队伍。强化校企协同,推进高职毕业生“2+1”、本科毕业生“3+1”、工程硕博士“订单式”培养,完善人才引进、专业人才接续培养、全路首席专家评聘等工作机制,构建形成贯通整个培养链条、覆盖重点领域的人才工作体系,培养造就适应铁路现代化建设的实用人才队伍。
结合铁路基层特点,做好强基固本提质工作。坚持把支部建在班组、把堡垒筑在前沿,全路设立2.4万个班组党支部,符合条件的近万列旅客列车均成立乘务党支部,着力构建与铁路三级垂直管理体制相适应的组织体系。先后5次修订国铁企业党支部建设工作细则,接续实施运输一线党支部建设三年基础工程、“三会一课”质量年和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基提质”工程,打造标准化党员活动室1.2万个,培训轮训支部书记23.8万人次。坚持以创岗建区、突击奉献、立项攻关、品牌创建为载体,分领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在抗疫抗洪、保通保畅等大战大考中,组建党员突击队12.5万支,开展立项攻关9.7万项,实现党旗在万里铁道线上高高飘扬。
聚焦高质量发展需要 加强换届后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四川省委主动适应推进高质量发展需要,着力加强换届后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推动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知重负重、苦干实干,担当新使命、奋进新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