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企业党组织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来抓”。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和突出政治优势,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推动企业发展的精神动力,更是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企业改革发展的重心。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新的要求。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做好新时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增强其政治性、时代性和人民性,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装备制造集团统一思想、凝聚力量。
一、充分认识做好新时代做好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意义
(一)加强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党的领导的根本保证。党政军民学,东南西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如果没有党的领导,国有企业就没有了“根”和“魂”,必须牢记国企姓党,要坚持两个一以贯之。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必须一以贯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也必须一以贯之。
(二)加强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是提高国有企业战略地位的重要基石。在国有企业争创世界一流企业伟大征程中,国有企业广大党员干部职工要更加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本色,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成为我们党长期执政、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可信赖的力量;更加坚定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不断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坚决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顶梁柱”,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同频共振,与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同向共进,续写新的光荣。
(三)加强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是解决新课题、完成新任务的迫切需要。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无论在理论形态的完善或是在其实践指向上都带着浓厚的时代烙印,当前,随着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技信息化、文化多元化趋势等一系列复杂深刻的变化,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与新的挑战。
二、正确认识新时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问题
进入新时代,国有企业更加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纷纷升级加码工作任务和目标,方法创新已成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不可逆转的趋势。当前,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主要有榜样示范法、课堂灌输法、视听教育法、表扬批评法、心理疏导法、文化熏陶法等,在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中不断推陈出新,促进了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大发展,同时仍暴露出诸如方法创新力不足、吸引力不足、亲和力不足、融合力不足等典型问题,深入剖析典型问题的表现和产生的原因,是改进和创新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前提。
(一)思维守旧,方法创新力不足。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思维创新是实践活动创新的前提,新时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变革,首先体现在思维创新上。恩格斯指出,思维和意识是人脑的产物,而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当前,国有企业内外部环境变革迅速,而企业部分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思维方式存在一定程度的守旧和老化,导致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缺乏创新,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具有不见人、只见物的“物化型思维”,他们将职工群体物化为静态的、固定的实体,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中容易忽视职工群体的差异性,无法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本身也只作为达到目标的手段,导致方法创新动力不足;二是部分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具有消极守成的“僵化型思维”,误将现在当永远,沾沾自喜于眼前的成绩,拒绝与时俱进、锐意创新,导致方法创新进程受阻。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理论素养参差不齐,未能及时用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没有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思维方法。
(二)载体单一,方法吸引力不足。载体是实施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重要依托,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新时代,新媒体等网络载体逐渐成为新时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载体的主要形式,但仍有部分国有企业倾向使用单一载体,致使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吸引力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大众传播载体单一,比如部分国有企业习惯使用企业内刊、纸媒等传统媒体开展榜样教育、理论宣贯、新闻宣传,对“90后”、“00后”等年轻职工的吸引力明显不足;二是活动载体单一,比如部分国有企业仅仅经常组织职工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志愿服务,但未能经常开展贴近职工工作和生活实际的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等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三是企业文化建设载体单一,比如部分国有企业基层单位认为企业文化可有可无,仅将企业文化内容简单“上墙”,并未通过影视作品、企业文化展厅、员工培训等载体,结合课堂灌输法、视听教育法、文化熏陶法将企业文化真正落地。究其原因,在于部分国有企业领导干部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未及时通过调查研究了解新时代职工思想心理动态,未能及时建设符合新时代职工需求的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导致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创新缺乏具有吸引力的依托载体。
(三)单向灌输,方法亲和力不足。长期以来,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常常采用以职工培训、支部讲党课、网络微党课为主的课堂灌输法,课堂灌输法最大的特点就是教育的单向性,即由教育主体将理论知识单向灌输给教育客体,缺少教育客体将主观感受反馈给教育主体的环节和渠道,使得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主要表现在一是单向灌输式线上课堂亲和力不足,职工在企业网上党校参加党课学习时产生疑惑,无法通过即时留言得到解答,所产生的感想也无处得到抒发,久而久之产生厌学心理;二是单向灌输式线下课堂亲和力不足,职工线下培训开办的课程没有设置互动环节,职工被动接受知识多于主动思考,长此以往容易丧失学习积极性;三是部分国有企业过度依赖传统课堂灌输,且强制要求职工学习,一味追求受众的广度,不注重学习的深度和针对性,容易造成一部分职工产生抵触情绪,影响职工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究其原因,在于部分国有企业未充分调研理论学习的受众需求,在设计线上党课学习APP或网站和线下理论课程时,未能契合职工学习需求,导致以单向灌输为主的课堂灌输法亲和力不足。
三、准确把握做好新时代做好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
(一)完善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的制度设计。习近平总书记在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必须一以贯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也必须一以贯之。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特’就特在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在微观制度层面上就是要落实“把党建工作要求写入公司章程”,体制层面上就是要落实党委(党组)与其他治理主体在成员上“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党委书记董事长“一肩挑”,机制层面上就是要建立起以党委前置研究讨论为根本要求的议事决策机制和以党建工作责任制为主体的党建工作机制,从而形成制度体制机制完备的国有企业党建制度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