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项目建设情况汇报
按照会议安排,现将xx县重点项目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2021年xx县计划实施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56个,年度计划投资57.87亿元,其中新建项目27个,年度计划投资50.17亿元;续建项目29个,年度投资7.7亿元。截至目前,已开复工项目46个。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0个,总签约额233.74亿元,其中10亿以上项目7个。重点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狠抓工作统筹,全力推进项目开工建设
我县为贯彻落实市、县两级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项目为王”“工业强县”的发展理念,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切实解决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在审批、建设、生产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全县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实行县处级领导和部门包联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制度,由事权部门提供办理手续清单,明确办理时限,确立包联制度、承诺盯办制度、回访制度、交流制度四项基本制度为基本原则,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全力推行“代办帮办”服务机制,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落地开工运行开辟绿色通道,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实行月调度,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存在的建设、生产经营遇到的多方面问题,确保企业快速建设、尽早投产达效,全年28家规上企业正常生产运行;圣雪大成高端医药基地项目、华药发酵基地项目、峰峰集团生物酶项目、凯源生物生物发酵系列产品项目、通四方复合肥项目等重点续建项目按时复工复产,按计划投产运行;金玉锋大健康产业园项目、善合药业土霉素项目、中晖药业强力霉素建设项目、安洲药业高端医药原料药及中间体项目、明阳火风光储制研一体化示范项目等一批新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同时推动中农伊赛复工复产、重启圣雪大成热电联产项目。
二、创新招商方式,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依托我县全产业链比较优势,坚持“全员招商、项目为王”,紧盯产业图谱的缺失环节,精准招商、优中选强,加快延链补链。特别是6月19日-21日,孟书记亲自带队赴浙江、江苏、河北等地考察对接项目,促成了圣达集团总投资20亿元的绿色高端制造产业基地项目落地开工(正在办理土地手续)、联环药业总投资40亿元的原料药和成品药基地项目签约立项(受疫情影响、下月继续接洽),对开鲁产业发展给予了极大的推动和激励。同时为着力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相继引进君业药业、山东轩鸿、邯郸金润美等行业内领先企业,起到良好的示范引领效应,促进链条企业、关联企业和配套企业集聚集群发展。项目签约后紧锣密鼓推进项目落地,确保如期开工建设:一是成立项目专班,对前期手续实行全程帮办代办制度,争取企业9月初完成立项备案、工商注册,必保10月15日之前完成项目环评、能评、安评和取水许可等前期手续办理,争取能耗指标,落实要素保障。二是落实“拿地即开工”政策,加快项目用地审批,确保8月底完成项目选址,10月10日前完成土地挂牌出让,确保项目10月20日前开工建设;三是落实县处级领导包联责任制,成立项目专班,对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实行盯办制、承诺制等各项制度,按照事权部门提供办理事项清单,明确办理时限,营造营商氛围,确保项目早日落地投产。
三、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储备优势项目
一方面,在落实好上级优化营商环境各项政策基础上,在简化审批手续、提供金融支持、减免税额、降低企业成本、实行上市和人才奖励、加强企业合法权益保护等方面研究制定了22条优惠政策。推行“拿地即开工”,在工业园区成立企业审批服务中心,全面推行“最多跑一次”工作机制,对重点招商项目实行集中办理、全程代办。积极协调征转建设用地5000亩,为入驻企业提供用地保障,确保项目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另一方面,坚持超前谋划,着眼于在危机中育新机、在变局中开新局,精心谋划编制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卫生等项目储备,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十四五”期间,全县共谋划重点项目85个,总投资937.57亿元。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工业园区承载能力
为进一步提高工业园区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和资源循环利用水平,解决入园企业后顾之忧,增强招商引资的吸引力,累计投资20.2亿元,全面实施污水处理、中水回用、公共热力、道路管网、供电配套、集中供水、固危废处置、铁路物流内陆港等九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争创“国家级医药产业基地”。其中:总投资3亿元,建设园区污水处理工程;投资9370万元,建设中水回用工程,年可提供中水1000万立方米,切实保护地区水生态安全;与圣雪大成共同投资5.7亿元,建设公共热电联产项目,便利园区企业使用的同时减少燃煤的使用量;今年又投资7888万元,建设三横一纵道路9.7公里及配套设施;投资9450万元,建设2座66千伏变电站;投资2800万元建设固体废物贮存场工程,年可处理工业废渣10万立方米;计划总投资4.9亿元,实施铁路物流内陆港项目,建设铁路货运专用线11.3公里,规划占地1000亩工业园区公共货场。
五、下一步工作安排
我县将深入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主动服务通辽市“五大产业”“六个通辽”建设,持续抓好“六保”“六稳”工作,必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一是加强企业跟踪服务。继续推行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县处级干部包联制度,为企业建设、投产提供保障。重点抓好圣达生物、圣雪大成、开封制药等投产企业满负荷生产;抓好华北制药、峰峰集团、凯源生物、华旭药业、蒙东协合、华能等在建项目,确保按期建成投产;抓好安洲药业、华欣药业、金玉锋、正泽等项目开工建设,力促早日形成产能。
二是深入开展立项争资和招商引资。坚持重大项目谋划常态机制,结合“十四五”规划编制,紧盯上级投资导向,围绕“四大产业集群”、重大基础设施、生态文明建设、社会民生等领域,充实完善“对上可争资、对外可招商、对内可推动”的项目储备库,积极争取资金支持,确保在投资上接续发力。把建强产业链、优化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拓展生态链放在招商引资的第一位,围绕延伸上下游产业链招大引强、推进签约落地,不断增强产业竞争力和影响力。
三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对本土人才的培养,通过与通辽职业学院开展校政企合作的方式,开设专业学科、订单培养,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完善科技人才引进培养政策,充分发挥企业与院士、博士工作室合作资源优势,强化新产品研发,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企业做强做大。
四是持续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加强工业园区水、电、汽、冷等配套设施,加快推进园区道路管网、污水处理、中水回用、集中供热供汽、固废危废集中处理处置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进度,通过成功争取“国家级医药产业基地”,为开鲁产业发展打开新局面。
以上汇报,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