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团委在团员群体建设座谈会上的交流发言
我县是全国唯一县域高质量发展示范点,也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重要组成部分,全县共有团组织2029个,团员16992人,其中学生团员3714人。我县立足共青团生存发展的战略高度,围绕保持和增强团员先进性这一时代课题,系统谋划、全域协同,探索彰显团员身份“四化路径”,推动团员先进性切实提升。
一、树牢系统观念,构建“一体化”工作路径
深入调研建章立制。联合县委党校开展团员身份彰显课题研究,访谈和问卷调查县域1279名团员,群体涵盖学生、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新兴领域,分析团员队伍建设现状、不足,并提出工作建议。根据调研研判,针对性出台《关于县探索进一步彰显团员身份发挥团员先锋作用实践路径的实施方案》,在运行机制、项目载体、路径方法、制度设计等方面系统谋划。
分类探索精准施力。统筹考虑不同年龄、不同领域团员实际情况,面向学校领域、传统社会领域和新兴领域等3类领域团员群体,镇(街道)团委、县教育团工委以及团员人数在100人以上的社会领域团组织分领域探索课题15项,确保广大团员易于接受,基层团组织便于操作,最大程度地彰显不同年龄、不同领域团员身份。
订共青团员三亮三比实施意见,创新开发团员“青想卡”细化共青团员积分礼遇措施,提升团员荣誉感和获得感,鼓励团员主动报到、履行团员义务。
三、彰显团员身份,搭建“多元化”工作载体
建强团员先锋队。建立“1+10+N”网络塔群,由团县委统筹,镇(街道)团委、县教育团工委成立团员先锋总队10支,中学团委、村(社区)团组织成立团员先锋分队150支。通过团干部+青少年事务社工+共青团员+青年志愿者“网络化”网格布点组织动员机制,在防台抗汛等急难险重任务中确保关键时刻拉起队伍、冲锋在前。
设立团员先锋岗。按照“按需设岗、因事设岗”要求,建在中学的团员服务站结合学生团员特长、校园建设等设立团员先锋岗115个。建在村(社区)的团员服务站结合报到团员职业特点、社区治理设立团员先锋岗572个,通过组织设岗定责、团员承诺践诺彰显团员身份。
落实团员责任制。以责任制形式落实团员岗位实践义务,根据不同类型团员先锋岗,细化岗位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探索建立团员联系青年、调研走访、宣传宣讲等稳定的工作载体,形成工作制度。督导建立、规范团员服务站履责日志等基础台账,推动团员报到、履责尽责制度化规范化运行。
四、激发先锋力量,打造“特色化”团属品牌
组织团员高要求保障大型赛会。组建由全县年轻干部、高校大学生组成的“善小青”团员志愿服务队伍,规范化开展嘉宾接待、会务引导等志愿服务工作。今年以来保障县域高质量发展建设工作现场会、中国田径协会10公里精英赛等国家级、省级赛会3场次,出动团员志愿者500余人次,曾荣获省优秀志愿服务团队。
动员团员高水平参与县域善治。结合“浙青年·学雷锋”主题活动,推动团员学雷锋志愿服务进社区,今年以来,1500名团员志愿者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一老一小”便民服务等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进社区服务时长达6000小时。创新“青春业委会+青春议事厅+团员微网格长”青年自治模式,开展青年议事112次,破解社区治理难题56个。
引领团员高质量投身绿色生态。今年3月,联合青浦、吴江签订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跨界水体共保联治团建联建协议,开展“示范区水域生态”品牌宣推、“示范区共守蓝脉”共保联治和“示范区碧水守望”志愿服务3大行动,在宣传节水爱水、深化河湖长制、治理跨界河湖等方面引领团员参与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打造跨界水体团字号品牌项目,擦亮示范区生态“水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