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党的团结统一是走好赶考之路的关键所在
同志们:
习近平指出:“保证党的团结统一是党的生命,也是我们党能成为百年大党、创造世纪伟业的关键所在。”党的团结统一是党的力量源泉,是党巩固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是党的事业发展和胜利的可靠保证。党中央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目的之一就是为了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知行知止、令行禁止。借此机会,由我为大家作一堂党课报告,与同志们共同交流。
一、党的团结统一的内涵意蕴
中国共产党是由明确的政治纲领、组织原则为纽带建立起来的政治组织,并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行动指南的团结统一的先锋队。党的团结统一是全党为了实现共同的政治目标,在党的科学理论、正确的政治原则和组织原则基础上形成的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高度统一,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行动上的高度一致。
(一)纲领和路线是党团结统一的政治基础。从政治上讲,党的团结统一是全党在马克思主义的纲领和路线上的高度一致。纲领是党公开树立的一面旗帜,而且在党的纲领中规定了党的政治目标、政治路线、政治观点和政治任务,集中体现了全党的政治要求。正是在党的纲领这面旗帜下,全党明确应该怎样去行动。因而,党的纲领是全党团结统一、步调一致的政治基础,是动员和组织全体党员、人民
会有志同道合的真正团结。党的每个成员由于生活环境、所受教育、看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不同,因而对具体问题的认识和处理也有所不同。但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上却必须与党保持高度一致,没有这一点做基础,党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团结统一的战斗整体。在党的百年奋斗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全党有着共同的思想基础,因而保持了党的团结统一,成功完成了各个历史时期的任务。
(三)强有力组织是党团结统一的组织基础。党不仅要达到政治上和思想上的团结统一,而且还要把政治上和思想上的团结统一落实到组织团结统一的基础上。党是实现无产阶级意志的政治组织,它的根本目的完全是为了实现无产阶级的崇高历史使命。因此,无产阶级的组织形式应该根据形势的发展、政治任务的要求,去组建自己的政党。怎样才能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一个既团结统一又坚强有力的党呢?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是关键。毛泽东指出:“我们要把我们党的一切力量在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纪律的原则之下,坚强地团结起来。”这是因为民主集中制作为维系党的生命的根本组织原则,明确规定了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循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的组织原则。只有坚决执行民主集中制,党才能作为一个有组织的的统一整体而存在,才能正确处理党内关系,科学地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最终“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总体来说,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团结统一是相互联系、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政治上的团结统一居于统领地位,只有坚持党在政治上的团结统一,才能保证党在思想上、组织上的团结统一前进的政治航向。思想上的团结统一处于基础性地位,只有坚持党在思想上的团结统一,才能保证党在政治上、组织上的团结统一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组织上的团结统一处于保障性地位,只有坚持党在组织上的团结统一,才能保证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的团结统一具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只有把三者结合起来,才能达到真正的团结统一,党才能成为不可战胜的强大力量。
二、党的团结统一的生成逻辑
中国共产党的团结统一不是凭空生成的,它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党的团结统一理论的一脉相承,又是对党百余年维护自身团结统一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更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迫切要求,是理论赓续、历史演进和现实向度的有机统一。
(一)理论赓续:承继于马克思主义党的团结统一的经典理论。无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革命,在革命过程中它所面对的挑战极其严峻,革命任务异常繁重,革命路程非常漫长,无产阶级政党为了领导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战胜一切敌人和困难,实现共产主义,必须坚持党的团结统一。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无产阶级政党时,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明确提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在第一国际和帮助欧美各国建党的时期,马克思恩格斯同蒲鲁东主义、巴枯宁主义、拉萨尔主义以及其他各种流派进行了激烈的斗争,他们进一步认识到党的团结统一对党的巩固和党的事业的极端重要性。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时指出,团结是“国际的一个基本原则”,有了它“我们就一定会达到我们所向往的伟大目标”。讲团结,并不意味着抛弃党的重大原则而追求形式上的统一。对此,恩格斯明确指出:“在可能团结一致的时候,团结一致是很好的,但还有高于团结一致的东西。”这种高于团结一致的东西,就是党的理论基础、政治纲领、组织原则和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这是无产阶级政党达到真正团结统一的基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提出了“决不拿原则做交易”的著名原则。列宁在创建布尔什维克党的过程中,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团结统一的基本原则。列宁把无产阶级政党的团结统一,看成是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条件,认为无产阶级政党如果内部不团结,行动不统一,不但谈不上发展壮大,而且还将陷于瓦解,为敌人所消灭。为此,他指出:“内部的危险在某种意义上比邓尼金和尤登尼奇的危险还要大,因此我们不仅需要形式上的团结,而且需要非常坚固的团结。”在列宁的领导下,布尔什维克党始终同党内的机会主义、宗派主义、无政府主义等严重危害党的团结统一的不良思潮和思想倾向进行了坚决斗争,保护了党的团结统一,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二)历史演进:传承于巩固和加强党的团结统一的历史经验。建党之初,由于没有形成强有力的领导核心,也没有形成全党的团结统一,党和人民事业在革命早期屡遭挫折甚至面临失败危险。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增强了党的团结统一,此后党才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实现了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党新的团结统一,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强大思想政治基础。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不仅同危害党的团结统一的行为作了坚决斗争,还在党的七届四中全会上通过了《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规定了增强党的团结的六条具体措施。改革开放后,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正确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推动了全党团结一致向前看。正是依靠党的团结统一,带领人民取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党的历史经验充分说明,党的团结统一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事关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含糊、不能动摇。
(三)现实向度:立足于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现实诉求。当今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民族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从国际形势看,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单边主义、民粹主义、保护主义不断抬头甚至来势汹汹,大国之间的战略博弈空前加剧,国际秩序加速变革,国际格局深度调整,中国走进世界舞台中央的国际环境变得更加艰难。当前经济全球化处在十字路口,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方兴未艾,我们必须把握这一变局带来的重大发展机遇。从国内形势看,改革开放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定会面临这样那样的风险挑战,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从党内状况看,在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多元化的背景下,人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利益诉求的日益多样化,凝聚共识难度加大;党员队伍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许多党员没有经受严峻考验,对组织的忠诚度有待提高;全面从严治党已经取得卓越成效,但是党的建设仍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面对国际国内的严峻挑战和重大机遇,必须增强党的团结统一,否则就无法实现党所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正因如此,习近平多次强调维护党的团结统一。2016年12月,他在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时指出:“党的历史、新中国发展的历史都告诉我们:要治理好我们这个大党、治理好我们这个大国,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至关重要。”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党一定要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他再次强调:“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为了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消除了影响党的团结统一的政治风险,有效净化了党内的政治生态,全党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意识空前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