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大青年人人都是一块玉
2017年5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政法大学考察时指出,广大青年人人都是一块玉,要时常用真善美来雕琢自己,不断培养高洁的操行和纯朴的情感,努力使自己成为高尚的人。
玉本是大自然中一种温润而有光泽的石头,但因其外表、质地、肌理特殊,自古以来一直被世人所喜爱,并被赋予诸多美好的寓意。习近平总书记用“玉”比喻“青年”,指出青年有被塑造和雕琢的潜力,勉励青年向上向善、陶冶情操,矢志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在磨砺和奋斗中绽放青春光芒。
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大自然中一般不存在天然的美玉,玉石外面往往包裹着一层皮壳,青年也是如此,最初都是以璞玉示人。“玉不琢,不成器”,正如璞玉变为美玉必须经过雕琢,青年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必须经过生活的磨砺,才能散发自己的光芒、实现自己的价值。也正因为广大青年内蕴无限可能的潜质,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青年工作。
一方面,青年要有自我雕琢的觉悟,时常用真善美来雕琢自己。《礼记》有言:“君子比德于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青年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
培养青年时要因材施教,给予他们成长的空间和时间,使青年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得到全面提升,让每一位青年都有出彩的机会。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青年一代应当珍惜自己如玉的潜质,不断提升自我、勇于磨砺自我,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为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社会各界也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主动走近青年、倾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真情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做青年工作的热心人;悉心教育青年、引导青年,做青年群众的引路人,让每一块璞玉都能绽放出华美光芒。
赵庆杰
来源:学习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