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专题党课:认真总结党内集中教育经验持续巩固主题教育成果
专题党课:认真总结党内集中教育经验持续巩固主题教育成果
同志们:
党内集中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党特定范围内开展的,旨在用党的科学理论统一全党思想意志行动的,带有集体性、主题性、时段性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活动。开展党内集中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一项伟大创造,是进行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要方式,是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途径。每逢重大历史关头开展党内集中教育活动,既是在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奋斗历程中一脉相承的优良传统,也是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实现党的使命任务的现实需要。考察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党内集中教育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总结党内集中教育的基本特点和历史经验,有助于为新时代新征程推进党内集中教育向纵深发展提供历史借鉴。借此机会,由我为大家作一堂党课报告,与同志们共同交流。
一、中国共产党党内集中教育的发展历程
原则,会议所通过的决议把“有计划地进行党内教育”列为“党的重要任务之一”,并系统阐述了党内教育的意义、材料和方法。中央苏区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又通过创办党校和干部学校、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以及出版党报党刊等方式,开展了一系列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全面抗战时期进行的延安整风,是党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党内集中教育,它以整风形式开创了集中教育的先河,成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史上的一次伟大创举。一是有准备、有层次、有步骤地规定了党内集中教育的具体实施。延安整风是在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提出和实施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后,在毛泽东关于“来一个全党的学习竞赛”的号召下掀起的学习运动,已初步酝酿延安整风的出场。这场运动包括高级领导干部和一般领导干部与普通党员的整风“两个层次”、高级干部整风、全党普遍整风以及总结历史经验“三个阶段”。二是在内容上有主题、有材料、有重点地规定了集中教育的具体任务。整风的主要任务,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为使学习讨论更有针对性,整风运动还明确规定了18个学习文件。三是在整风运动中坚持了正确的方针,并创造和运用了诸多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延安整风不仅贯彻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还采用了学习文件、检讨思想、总结经验以及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等诸多方法,找到了解决党内矛盾的新路径。总之,延安整风以其开创性的探索,为党内集中教育确立了基本框架,提供了一个经典范式,积累了宝贵经验。
在解放战争期间,为整顿党的队伍以推动土地改革的彻底进行,1947年7月至9月召开的全国土地会议决定结合土改进行一次整党运动。整党的内容是开展查阶级、查思想、查作风的“三查”和整顿组织、整顿思想、整顿作风的“三整”;整党的重点是解决农村基层党组织中存在的成分不纯和作风不纯的问题;整党的方法是“思想打通,组织整顿,纪律制裁”;步骤是先由上而下的整顿“去掉障碍”,然后通过由下而上的整顿“扩大战果”。在土改整党的过程中,人民解放军也通过诉苦、“三查”(查阶级、查工作、查斗志)以及“三整”等方式,利用战斗间隙开展了新式整军运动。此次整党除了整顿思想和作风以外,还着重整顿党的组织,并结合土改的中心任务展开,极大地丰富了集中教育的内容,成为开展党内集中教育的新典型。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推进,党中央还特别重视党的纪律教育和纪律实施,建立请示报告制度,健全党委制,纠正党内存在的“无纪律状态或无政府状态”,为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提供了有力保证。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不仅形成了党内教育的重要思想,还以整风整党的形式首开集中教育的先河,为党内集中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本框架。这一时期开展的两次党内集中教育,通过克服和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整顿和纯洁党的队伍,“使整个中国革命运动走上健全发展的轨道”。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内集中教育在曲折中进行
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党取得全国执政地位的情况下,党内存在的骄傲自满情绪以及官僚主义、命令主义的作风开始滋长。对此,中共中央在1950年5月发出《关于在全党全军开展整风运动的指示》,明确提出要在全党全军“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整风运动”。同年6月,党的七届三中全会对整风的方针、方法、步骤和目的都作了进一步规定。这次整风运动在时间短、范围广、任务重的情况下,仍然取得了突出成绩,使全党受到了一次集中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对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起到了重要作用。此次整风初步解决了党在思想和作风上的不良倾向,但还未来得及对基层党组织进行全面整顿。对此,1951年2月,中共中央作出决议,决定从当年下半年起,开展一次以整顿党的基层组织为中心的整党运动。决议指出,整党应以三年时间实现,其步骤是先于1951年“普遍进行关于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的教育”,并训练整党干部,同时进行典型试验,而后根据经验展开整党。这场历时三年的整党运动,是在整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把对党员进行共产主义教育和整顿党的基层组织紧密结合起来,把整党同“三反”运动、农村互助合作运动和建党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了执政条件下党内集中教育的新发展。1957年4月,根据党的八大提出的加强执政党建设的任务,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决定“在全党重新进行一次普遍的、深入的反官僚主义、反宗派主义、反主观主义的整风运动”。在整风运动中,各级党组织通过召开座谈会,广泛征求党外人士的意见。广大党外群众也热情地帮助党整风,提出了大量有益的批评和建议,使整风收到了初步效果,然而,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却利用整风的机会,肆意攻击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对此,党重新估计了国内形势,决定对资产阶级右派分子予以反击,一场大规模的反右派斗争由此展开,但由于党对形势估计得过于严重,反右派斗争被严重扩大化,大量的人民内部矛盾被当作敌我矛盾,致使整风未达到预期目的。这次整风虽然没有取得应有成绩,但仍然锻炼了广大党员干部,对克服党内的官僚主义和主观主义起到了一定作用。
由于1957年后党的指导思想发生“左”的方向偏转,党内集中教育逐步脱离健康的轨道。从1963年至1966年,党在全国部分农村和少数城市开展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并结合运动对党的基层组织进行整顿。此次整党以整顿农村党的基层组织为中心,以阶级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为主要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基层干部中多吃多占、瞎指挥、官僚主义等问题,但是,“由于把这些不同性质的问题都认为是阶级斗争或者是阶级斗争在党内的反映”,使得“不少基层干部受到不应有的打击”,最终给党和国家事业造成严重损失。“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整党建党运动,是在错误路线的指导下进行的,同时受到反革命集团的破坏,因而不可能取得积极的建设性的成果,留下了深刻教训。
总的来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党内集中教育延续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整风整党的传统形式,回应了社会急剧变革中党的建设所面临的新课题,开启了执政党建设的新篇章,并通过同党的各项工作相结合,推动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尽管党内集中教育在发展中遭遇挫折,但这种偏差主要是当时党的指导思想出现的“左”倾错误造成的,并非整风整党这种党内集中教育的形式本身所产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