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创建县乡党校一体化办学新模式
深化县级党校(行政学校)办学体制改革,是《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对加强县级党校(行政学校)和基层党校建设提出的重要要求。近年来,山东省惠民县委党校严格落实《条例》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整合办学资源,探索实施“三五”模式,创建县乡党校一体化办学新格局,以县带乡提升整体办学质量。
建设五所分校,优化提升县乡党校办学条件。惠民县下辖14个镇(街道),目前均已建立乡镇党校,但办学条件参差不齐,有的乡镇党校设施相对落后、师资薄弱,不能有效满足当地党员教育培训需求。针对资源不均衡现状,由县委组织部牵头,县委党校具体指导各乡镇党校创新运行机制,在不打破原有隶属关系、建制情况的条件下,根据场所建设情况、师资力量配备、辖区党员数量等实际,在全县建成南校区、西校区、东校区、北校区、中部校区5个分校,辐射全县14个镇(街道),以点带面、一体化发展,全面提升惠民县乡镇党校整体运行质效。
建立五个机制,统筹推进县乡党校合作联动。强化顶层设计,把推进县乡党校一体化发展作为深化办学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由县委党校提出指导性意见,统筹场所、师资、教学点等关键要素,最大程度凝聚办学合力。通过一体办学打破县与镇、镇与镇之间交流合作壁垒,建立县乡党校一体化发展5个机制:县乡党校课程联合打造机制,协助乡镇党校建立完善课程体系,实现课程体系一体化开发;县乡党校师资联合培养机制,以乡镇教师跟班学习、业务讲堂、师资培训班等方式,促进师资队伍一体化培育;县乡教学点共建共享机制,由县级党校统筹,对全县现场教学点进行分类管理,绘制一张全县教学点地图,开发多条现场教学线路,实现现场教学点一体化使用;县乡教学资源共通共用机制,遴选建立县乡党校共用师资库、课题库、教材库、案例库等,推动课程资源按需共用,实现教学资源管理一体化提升;县乡党校一体办学评估机制,把一体化发展工作作为党校办学质量评估的重要内容,定期评估、反馈、整改、完善,实现评估机制一体化优化。
实施五项工程,持续推动县乡党校内涵式发展。巩固深化县乡党校上下贯通、左右衔接的一体化发展格局,在全面提升办学软实力上下功夫,持续推动县乡党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以全面推行创新工程为抓手,重点实施教学培训提质工程、重点课题攻关工程、决策咨询提效工程、师资队伍提能工程和智慧校园赋能工程“5项工程”,推动乡镇党校切实承担起基层党员教育培训的重要任务。
(作者系山东省惠民县委党校副校长)
王敏
来源:学习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