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总河长会议上的经验交流发言
近年来,县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把河(湖)长制工作摆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位置来抓,推动河湖面貌明显改善,“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环境逐步形成,人民群众获得感持续增强。
一是坚持系统思维、统筹推进,健全科学治理体系。强化组织保障。组建正科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X县河湖保护中心,负责河长制办公室及河湖保护相关工作,县财政每年预算500万元专项工作经费。将四套班子领导全部纳入河长体系,设立县级河长25名、乡级河长122名、村级河长875名,落实专职巡河员和河道保洁员500余名,开发公益性岗位聘用巡河护河员1500余名,实现县、乡、村河(湖)长制网络体系全覆盖。抓实问题整改。常态化开展河湖问题大排查,对县级以上河流及全县所有水库定期开展水质监测,每月梳理汇总“智慧河长”信息平台反映出的问题并督促各级河长、职能部门及时进行整改。目前,累计发现并整改问题2000余个,责令限期处置完成126起,针对突出问题制定专项整改方案6个。实行联防联控。在全市率先建立跨市、县联防联控机制,与毗邻县(市、区)签订水污染防治联防联控机制合作协议,先后开展6次河长制联防联控活动,实现跨界河湖的共建共治共享。
二是坚持靶向发力、精准施策,推动水岸协同治理。深入源头治理。积极开展“10+1”重点行业专项整治,全面完成14个规模
14个市级台账问题全部完成整改。
下一步,我县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自觉扛起护水治水政治责任,精准发力、补齐短板,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六大任务,努力实现河长治水常清,为建设中国科技城和西部现代化强市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