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财政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财政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牢把握“促发展,提绩效,保民生,防风险,强队伍”五项重点,以实干实绩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一、坚持发挥财政职能,加力提效促进高质量发展一是助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聚焦“消费、投资、外贸、产业发展、实体经济”等领域,统筹运用税费支持政策、专项债券、政策性金融工具等,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发挥财政杠杆效应,培养经济发展新动能,形成实体经济发展、经济提质增效、财政增收的良性循环。二是深入推进财源建设工程,继续实施财源建设专项行动,进一步强化产业扶持政策制定、产业类专项资金安排、专项资金分配与项目税收贡献“三个挂钩”机制。制定并落实新一轮全市骨干税源企业税收上台阶实施方案,提升骨干税源企业税收贡献度。继续统筹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提高特色产业发展的“含金量”。三是持续推进国有“三资”清查处置工作,进一步摸清国有资产资源家底,加大国有“三资”清查处置力度,努力增加可用财力。加强国有资产资源监督管理,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强化存量资产盘活、创新资源要素驱动,不断提升国有资产资源资金使用效益,挤出更多资金用于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二、坚持多维发力,开展“绩效管理提升年”行动一是坚持过“紧日子”,不该花的钱一分不花,全面落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落实过紧日子的要求,确保财政平稳运行的实施举措,坚持量入为出、量力而行,
模式建设,完善公共卫生应急重大事件处理机制,支持公共卫生应急救助体系建设。四、聚焦“两个统筹”,确保财政平稳可持续运行一是加强政府债务风险管控,牵头打好全市防范化解风险阻击仗,牢牢守住“隐性债务不新增、三保资金不断链、风险等级不升级、重大风险事件不发生”的底线。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严格落实有关文件要求,对属于违规举债和超越财政承受能力的项目坚决不予立项,严格预算约束,项目不得超预算实施。对政府投资项目,按“轻重缓急、分批实施”的原则,结合当地财力水平量力而行,统筹安排,分步实施。严格管控平台公司新增债务,督促平台公司不得新增政府隐性债务。落实隐性债务化解部门责任制。坚持“谁形成,谁化解”原则,压实部门化债责任,形成责任共担、协同化解的工作机制。二是兜牢兜实“三保”支出底线,形势再困难,也要兜牢兜实“三保”支出底线。进一步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继续压减项目支出及一般性支出,“三公”经费继续实行“只减不增”,挤出财力保障“三保”支出。三是确保库款运行安全,继续开展财政暂付款清理,进一步加大清收力度,切实做到能还尽还。强化暂付款进行动态监测,确保库款系数保持在合理区间。五、提升能力素质,进一步加强财政干部队伍建设一是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全市财政部门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将开展主题教育与财政中心工作紧密结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精准发力推动工作任务落实落地。二是大兴调查研究,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等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按照党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大兴调查研究的部署,落实“走基层、找问题、想办法、促发展”,大力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积极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提升财政工作质量。三是加强财政干部能力建设,严格落实市委、政府“执行力提升年”“能力素质提升年”“营商环境提升年”专项行动,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能力、优化工作服务,全面提升财政干部政治素养、业务水平、实践能力、担当意识,着力建设政治过硬、能力过硬的财政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