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教育家精神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前言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 9月9日,编辑文字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充分肯定广大教师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作出的重要贡献,充分肯定教师群体中涌现出一批教育家和优秀教师“展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对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作出深入阐述,赋予新时代人民教师以崇高使命,为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深刻领悟、全面把握教育家精神的科学内涵,努力营造弘扬教育家精神的良好氛围,教育、引导、激励广大教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抱负,自信自强、踔厉奋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目录
教育家精神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宝贵精神财富和重要力量源泉
这一精神的提出有利于引导广大教师涵养精神动力,矢志投身教育强国建设; 有利于社会各界科学理性看待教师职业,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 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形成向上向善风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是对我国教师队伍建设规律性认识的深化,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教师、教育相关内容的传承转化,是对优秀教育工作者育人经验的总结与提炼。教育家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编辑文字总书记始终关心教师队伍建设,站在党和国家事业薪火相传、民族复兴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紧紧围绕新时代教师的师德师风、能力素质、职业发展等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教育家精神的提出和系统阐述,赋予新时代人民教师以崇高使命,对新时代教师发展提出明确要求和殷殷嘱托。1从更深层次看这既是对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理论深化和现实指引,将“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的战略蓝图更好转化为打造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行动指南; 更是对筑牢教育强国根基、凝聚教师工作合力的思想引领,将尊师重教、强师铸魂、优师筑梦的浓厚氛围转化为推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强大动力。
中华文明在五千多年历史长河中,既孕育了一大批名家大师,也形成了为人师表,传道、授业、解惑的师道文化。 教育家精神中包含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等内涵,总结和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教师、教育相关思想的精华,并对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弘扬教育家精神,不仅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力举措,而且有助于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动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精神力量。2
以“人民教育家”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教育工作者,延续老一辈红色教育家的脚步,不断书写赓续教育家精神的伟大华章。 建设世界一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有世界一流的大师。3教育家精神的提出正是对一代又一代大师们育人理念、教学方法、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更是对他们精神风范、崇高品德、价值信仰的生动诠释,为激励广大中青年教师见贤思齐、崇德向善,在教书育人和科研创新上不断创造新业绩、取得新进步提供力量源泉。
深刻把握教育家精神的道德感召力、价值引领力、实践驱动力
编辑文字总书记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六个方面对教育家精神作出深刻阐述,对教师提出全面要求,具有鲜明的人民性、科学性、时代性、系统性。是教育家这一群体所秉持和具有的信念、道德、价值、素质的综合体现,具有鲜明的道德感召力、价值引领力、实践驱动力。教育家精神
编辑文字总书记指出:“对教师来说,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 崇高理想信念和坚定政治信仰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教师自己理想信念坚定,将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转化为自觉追求,把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作为不懈追求,才能培养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新时代教师必须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自觉把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到教学管理工作全过程,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扛在肩上,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融汇在事业追求中。
编辑文字总书记指出: “老师应该有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自觉,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成为被社会尊重的楷模,成为世人效法的榜样。”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应是道德高尚、具有人格魅力的群体,是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楷模。 新时代教师要以身作则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以榜样精神激励学生,以典范精神鼓舞学生,以做大先生为终身追求,努力成为“经师”与“人师”的统一者,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贡献。
教师要不断提升育人能力,就既要善于把握不同教育阶段的特征与规律,也要把握时代、社会、家庭因素在学生身上的影响与反映,在沟通理解上多下功夫,努力发现每个学生心中那根“独特的琴弦”。 新时代教师要努力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主体地位,理解学生的观点与情感,包容学生的缺点与不足,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安其学、亲其师、信其道,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第一职责。
勤学笃行就要深稽博考、潜精研思、知行合一、脚踏实地,投身科学探索事业,为学术发展、科学进步添砖加瓦。求是创新就要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用新思维、新观念、新方法破解教学科研中的难题。 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要求新时代教师扎根教育事业,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始终保有择一事终一生的信念,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勇气,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舍我其谁、迎难而上的决心,积累教育教学智慧,乐于勇于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新本领。成为一名合格教师,首先要有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职业素养。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对学生的仁爱之心就不可能成为好老师、大先生。 这要求新时代教师秉持燃烧自我、照亮他人的红烛品质,涵养直腰做人梯、弯腰做人桥、甘当铺路石子的伯乐精神,厚植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情怀,追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境界,用大爱书写教育人生。编辑文字总书记指出:“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有爱才有责任。”
广大教师要秉持心系苍生的情怀、开放包容的心态、传道弘业的追求,努力传承中华文明、勇攀学术高峰、增进人类福祉。 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的思考和研究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培养出有历史厚度、未来眼光、中华气派、广阔视野的时代新人。心系人类前途命运,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回答好“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题,是教育事业的重要使命。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温馨提示:文档可编辑修改;预览文档经过机器自动转码和压缩,转码过程中可能产生错别字,完整内容以原文为准!
声明:党课学习网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权利。对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政治图案不享有权利,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的示例展示,禁止商用。另外您必须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方式,禁止以任何形式歪曲、篡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