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要把“党员教育管理严起来、实起来”。自我革命精神是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强大支撑,是中国共产党能够超越各种政治力量,成为时代先锋、走在时代前列的决定性因素,也是中国共产党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推动党的自我革命精神融入高校党员教育管理,是通过党建实现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要手段。借此机会,我讲几点意见。
一、强化认识,深刻领会自我革命精神的科学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指出:“全面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释了党的自我革命精神的科学内涵,是准确理解自我革命精神科学内涵的关键所在。
自我净化是自我革命精神的前提条件。敢于直面问题,勇于修正错误是中国共产党的显著优势。自我净化既要敢于正视问题,过滤思想尘埃,也要勇于刀刃向内,清除不良作风。高校党的建设具有特殊地位和作用,纵深推进新时代高校党的建设,要切实解决好一些突出问题,特别是高校党员的教育管理问题。当前,部分党员出现理想信念淡化、思想腐化、作风不纯等问题与党员教育管理不够规范、实效不够明显存在着一定联系,这严重损害了高校党的纯洁性和党的形象。针对高校党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高校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要提高自我净化的能力,坚决克服工作中的不正之风,及时聚焦党的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切实抓实抓好党员教育管理工作。
自我完善是自我革命精神的内在要求。高校进行自我完善就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完善人才培养体制机制,为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培养人才过程实际上就是促进学生自我完善的过程。一方面,教师必须先接受教育,先立自身
存在问题的客观清醒态度。
二、统一思想,准确把握自我革命精神融入高校党员教育管理的时代价值
新时代扎实推进高校党的建设,重要任务之一是加强高校党员的教育管理,不断增强高校党员的自我革命意识,推动高校党员以勇于自我革命精神锤炼自我、增强本领。将党的自我革命精神融入高校党员教育管理,对推进新时代高校党的建设创新发展,提升高校党员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夯实高校党员理想信念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当前,高校中一些党员理想信念不够坚定,把“对党忠诚”的铮铮誓言抛之脑后,严重危害了党的形象和高校的健康发展。用自我革命精神武装高校党员的头脑,通过自我净化可以提高其拒腐防变的能力,帮助其过滤思想尘埃,自觉抵御消极腐败、远离市侩庸俗和不正之风。可以说,自我革命精神是引领高校党员在理想信念上“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的防腐剂。因此,高校党员必须拧紧思想“总开关”,通过发扬自我革命精神,锐利思想武器,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勇于刀刃向内,始终坚持对党忠诚,在自我净化中补足精神之钙,筑牢信仰之基。
坚定高校党员初心使命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须有强烈的自我革命精神。”就高校党员而言,就是要将师生的冷暖安危系在心上,勇于担当作为,引导广大师生自觉听党话、跟党走,筑牢党执政的人才根基。高校党员只有勇于自我革命,以自我完善为内在要求不断培育为民初心,以克己奉公的自律意识坚定维护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勇于改造思想,勤于党性锻炼,才能在践行初心使命上更加坚定和自觉,从而汇聚更多的智慧与精神动能,推动党和人民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高质量的人才。
实现高校党员队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党组织的先进性最终要依靠党员的先进性来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提高党员发展质量,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使广大党员在改革发展稳定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高校党员作为高校群体中的骨干分子,具有示范带头作用。他们的行为举止、思想观念通常会带动、影响集体的作风。以自我革命精神引领高校党员教育管理,有助于引导其在自我提高的目标指引下增强政治本领,牢记党员身份,强化先锋模范的自律意识和先进意识,从而以实际行动吸收更多的优秀分子加入党员队伍,从源头上提高党员队伍质量。以自我革命精神促使高校党员在自我审视与自我监督中汲取精神力量严格自我管理,以身作则,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在自我革命中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
鼓舞高校党建工作开拓创新的重要引力。自我革命精神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新时代,我们党和国家坚守自立自强、守正创新。从东方红一号实现中国人千年航天梦,到高铁奔驰彰显中国速度,再到“蛟龙”潜深海书写中国载人深潜新突破,无不昭示着创新是时代发展的驱动力。用自我革命精神武装高校党员,旨在帮助其进行自我超越,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助其在时代潮流中不断开发自身潜能,激活创造力。此外,高校党员教育管理作为高校党建的基础性工作,高校党建工作只有不断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模式,才能在自我革新中实现党建工作的创新发展,从而指引高校党员将自身的“小我”奋斗与国家民族的“大我”历史进程相融合,教育引导党员以自我革命精神不断锤炼自己,进而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勇担时代重任,成为新时代的开拓者。
三、主动作为,切实提升自我革命精神融入高校党员教育管理的工作水平
将自我革命精神融入高校党员教育管理,是实现高校立德树人使命任务的重要抓手。无论是从高等教育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来看,还是从深入推进高校党的建设的现实需求来看,都要求高校党员深刻领悟自我革命精神的内涵和本质要求,不断增强发扬自我革命精神的实践自觉。
整合多元资源,坚持将自我革命精神融入教育活动,实现高校党员教育管理的长效化。一是融入“四史”教育。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将自我革命精神融入“四史”教育,是培育时代新人的基础性工作,能够为高校学生党员实现自我净化提供信仰之源和力量之基。一方面,抓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在课堂中深入开展以党史教育为核心的“四史”教育,引导学生党员坚定理想信念,永葆思想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另一方面,加强“共研、共学、共育”的“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依托学生社区开展“四史”教育,充分挖掘与自我革命精神相关的素材,从历史视角引导学生党员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自觉抵御不良思潮的侵袭,增强政治免疫力,练就自我净化的硬本领。二是融入红色教育。将自我革命精神融入高校红色教育活动中,有助于加深党员师生的“红色记忆”,涵养爱国情怀。通过成立红色校史文化宣讲团,在讲解和参观校史馆等活动中,感悟先辈学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自觉树立自我提高意识,在学思践悟中增强学习本领。三是融入警示教育。强化警示教育对加强高校廉洁文化建设,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党员干部队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对典型案例、大案要案的剖析,将违纪违法行为所造成的严重后果说透,让党员干部以案为鉴,不断自我审视、自我完善,以违纪违法者的血泪教训为警示,真正达到“猛击一掌”的效果。同时,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能够让党员干部在前车之鉴中自省自警,时刻绷紧廉洁弦,自觉净化自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