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村(社区)干部队伍建设工作经验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x县将村(社区)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一环,以干部队伍“能力作风提升年”为契机,着力构建“345”工作体系,锚定打造乡村振兴战略先行区这一目标,抓实干部队伍优化调整、教育培训、规范管理、激励关怀等系列举措,实施“寻雁领航•兴村富农”工程,推动村(社区)干部队伍结构更优、能力更强、作风更硬、实效更好。现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创新监督管理三项机制,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
坚持正向激励与反向鞭策相结合,树牢奖优罚劣导向,强化村(社区)干部监督管理。新“三讲三评”架起干群“连心桥”。在x个行政村(涉农社区)开展新“三讲三评”活动,通过村(社区)干部、驻村工作队员讲履职情况,评工作成效,将讲评结果与年度考核等有机结合,激励村组干部、驻村队员干在平时、比在平时;党员群众代表讲先进事迹,评先进典型,行政村每个季度评选“绿美庭院示范户”等五类先进示范典型各x户,并落实奖励措施,激发党员群众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目前,已开展讲评x次,评选示范户x户。“三星三色”管理,树牢实干“风向标”。通过建立日常考核、正负面评分,个人申报、乡镇(街道)推荐、县级考核评定的综合评价体系,给党组织书记
能。实施后备力量培养工程,选派x名“后备岗”到信访、农业等领域轮岗锻炼提升履职能力,截至目前,x个村(社区)储备35岁以下、大专学历以上后备力量x名,形成年龄结构有梯次、能力素质可互补的格局。动态调优提能。通过乡村一体巡、届中分析、蹲点调研等方式,对班子运行及干部履职情况进行分析研判,调整优化党组织书记x人,其他“两委”干部x人。
三、做实履职担当五项保障,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
探索激励办法,让村(社区)干部干事有舞台、干好有激励。建立岗位薪酬体系。根据岗位职责、工作年限、文化程度等因素,在x个城市社区建立x岗x级专职工作者薪酬结构体系,实施差异化薪酬分配管理。健全集体经济创收奖励机制。探索推行村级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机制,明确按“村(社区)申请-乡镇(街道)审核-公示实施-上级备案管理”的程序从当年度村集体可分配收益中拿出增量的x%对有突出贡献的村(社区)干部进行奖励,进一步激发村(社区)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拓宽干部成长路径。坚持实干导向,加大从优秀村(社区)干部中推荐考录公务员、事业单位力度,通过组织人社部门和机构编制部门沟通协调设置定向招录(聘)岗位,由组织部门择优推荐,并适当放宽年龄、专业和学历限制,2023年以来定向招录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x名。提升关心关爱质效。推行“两必访两必谈”机制,乡镇(街道)领导做到村(社区)干部家庭发生重大变故和重要节日必访,任前年底必谈,了解工作情况,听取发展建议,协调解决生活困难。为基层减负松绑。深化文山会海、事事留痕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全面清理规范村(社区)组织机制和牌子x个,科学调整社区建制,新设立x个社区,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破解“小马拉大车”问题,让村(社区)干部轻装上阵,干出实效。
汇报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