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2024 年/11 月/1 日/第 006 版法治政府
从“ 上访大户” 到全国先进典型的“ 蝶变”
南京仙林街道积极探索信访工作法治化基层实践路径
本报记者 丁国锋 罗莎莎
辖区面积达 32.67 平方公里的南京市栖霞区仙林街道,曾系仙林农牧场改制拆迁而来,不仅建成了 12 所高校、40 个小区,还拥有 2668 个驻街单位,多年来“ 压缩饼干” 式的城市化发展导致社会矛盾频发,是有名的“ 上访大户”。
治好一个街道就能治好一座城。2010 年以来,仙林街道以网格化城市基层党建为引领,积极探索社会治理创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 枫桥经验”,全面推进基层信访工作法治化落地落细落到位,实现了“ 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难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 的“ 蝶变”。
通过在实践中探索“ 123” 调解工作法、“ 三个一” 工作举措、“ 333” 工作机制、“ 四个化解”等多项举措,把可能引发的各类信访矛盾纠纷一件一件化解在基层,仙林街道很快破解了基层社会治理难题和困境,连续 14 年保持信访矛盾纠纷不上行、不外溢。这其中有何具体“ 秘籍” 呢?《法治日报》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小矛盾小纠纷全部化解在基层
信访无小事,每一件都关乎群众切身利益。但社区、街道是群众信访的源头,如果把矛盾纠
纷责任压实在基层、破解在基层,小事就不会“ 拖大拖炸”。
对此,连续担任仙林街道党工委书记一职 14 年的南京仙林大学城管委会二级巡视员孙金娣深有感触,她说: “ 街道作为基层,对待群众就要像待亲人一样贴心呵护。我们的工作做得越扎实,党的根基就越牢固;工作越有温度,老百姓对党就越拥护。街道必须从根子上做好源头治理工作,兜底矛盾不上交。”
行走在仙林街道大街小巷,不仅道路整洁、绿化丛荫、花团锦簇,在各个路口、社区人群集中地带,经常可以见到穿着黄马甲的街道社区网格员和平安志愿者在走街串巷巡岗。 “ 网格化社会治理夯实了基层基础,如今群众都知道有矛盾找网格员、解决问题靠法治。 ” 孙金娣介绍说,街道将 12 个社区划分为 90 个综合网格、195 个专属网格,科室、社区工作人员全部下沉网格一线,做到“ 人人都是网格员、个个都有责任田”。
为了将“ 小苗头” 消灭在基层,实现“ 小事不拖大、大事不拖炸” 的目标,就得压实责任,让“ 紧箍咒” 变成“ 助推器”。于是,仙林街道党工委探索总结了“ 123” 调解工作法,化解家庭、婚姻、邻里、物业等小矛盾、小纠纷。
据介绍,“ 1” 即网格员每日上门走访,并依托“ 掌上云社区”、微信群等及时了解群众需求,在走访服务中掌握一手信息,发现在小,处置在早;“ 2” 即对网格员发现问题难以当天处置的矛盾纠纷,由社区网格书记牵头,开展“ 八方议事”,针对不同类别的矛盾纠纷,邀请涉及人员和行业代表参与,网格员全程跟踪调解,力争 2 天内化解;“ 3” 即针对 2 天内无法解决的问题,由街道网格领导牵头,社区网格书记、网格员全程跟踪,力争 3 天内化解。
“ 近三年来,通过网格员第一时间掌握信息,街道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处置矛盾纠纷,至少有
800 余件小纠纷第一时间‘ 快刀斩乱麻’ 化解。” 仙林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吕东介绍,社区网格书记调解不了的纠纷, 则由街道网格领导牵头全程跟踪化解, 三年来这类纠纷共调解化解了 150 余件。
化解复杂矛盾坚持兜底不上交
如何解决“ 久拖不决” 的大问题?仙林街道的对策是:推动形成网格领导牵头化解、主要领
第 1 页 共 3 页
导带头化解、联席会议协调化解、上级部门下沉化解的“ 四个化解” 举措,实行“ 一把手” 带头包案,一级带着一级干,主动排查攻坚“ 硬骨头”,坚持兜底化解不上交。
仙林街道辖区内商业街区多,尤其带来的租赁纠纷也多。2021 年 6 月,位于南京地铁二号线学则路站出口附近的“ 九霄梦天地” 商业综合体,就有业主到街道反映开发商拖欠租金收益。对此,街道“ 一站式” 矛调中心快速反应,第一时间摸排情况,迅速掌握了有近 3000 万元租金收益拖欠支付给业主的问题,还拖欠电费达 500 余万元,面临被拉闸停电的困境。
面对随时可能激化、上行的纠纷,街道按照商业街区租赁纠纷化解“ 三定三查三责” 工作法,立即开展排查化解。如何落实“ 三定”,确保纠纷稳在街区?时任街道书记的孙金娣首先明确了自己任包案领导,网格领导、矛调中心、市场等科室人员和网格员、片区民警组建工作专班,在商场会议室设立接待室,挂牌现场办公。为避免纠纷激化,包案领导首先从拖欠电费问题着手,与供电公司、开发商反复沟通、多轮协商,最终形成“ 设立专户、专款专用、分批支付” 清欠电费方案,避免了拉闸停电,确保了商场正常经营,为后续纠纷化解赢得时间和空间。
如何强抓“ 三查”,明确纠纷突破路径?街道包案领导和工作专班通过查对各方诉求、查明实际责任、查清利益链条,理清纠纷来龙去脉、找准问题症结,摸清了开发商、商管公司和物业公司、商户三方情况。如何咬定“ 三责”,实现纠纷高效处置?街道通过咬定开发商化解矛盾责任,咬定商管公司和物业公司履行合同责任,咬定商户自身依法合规经营责任,最终在街道“ 一站式” 矛调中心和栖霞区矛调中心共同协调化解下,部分达成和解协议,部分选择诉讼方式解决,迄今没有 1 户上访,妥善处理了该起涉众性纠纷。据了解,三年来街道通过“ 一盘棋” 化解的类似复杂矛盾纠纷达 67 件。
法治化路径化解信访纠纷
记者在采访中感受到,仙林街道党工委对待各类信访问题,始终按照中央和省市要求,坚持信访工作法治化路径化解,坚持程序办结与实体化解并重,一方面通过明政策、亮底线,引导群众在遇到矛盾纠纷时, 更多运用法治手段维权, 另一方面不断加大群众信访工作便利化和高效率,通过“ 最多访一次” 举措,让群众感受到法治“ 温度”。
据了解,自 2022 年以来,仙林街道已累计化解信访事项 269 件,做到所有信访事项分清性质不外推、规范办理不上行、化解稳定不反弹。 “ 我们街道党工委按照《信访工作条例》相关规定,形成了‘ 333’ 工作机制,推出首接三告知、办理三见面、化解三坚持举措,引导群众在遇到矛盾纠纷时,运用法治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仙林街道“ 一站式” 矛调中心主任曹啸告诉记者。
“ 我们要求街道工作人员在收到群众信访诉求后,第一时间告知办理期限、告知联系方式和权利义务;两天内面对面听取信访人表达意见,帮助梳理、固定诉求;5 天内走访了解相关情况,形成初步处理意见,面对面反馈信访人;15 天内对信访人提出异议的部分再调查、再论证,形成最终处理答复意见,当面送达,并告知其有权申请复查复核、听证等。 ” 孙金娣介绍,街道还规定在办理信访事项过程中,坚持所有信访事项从群众的角度出发,积极帮助寻求法律政策依据;坚持推动相关单位主动查找问题,查漏补缺;坚持落实“ 三到位一处理” 原则,做到事不避难,积极作为,运用多元方式化解矛盾纠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