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助理政工师思想政治工作总结
近五年来,本人深入把握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规律和要求,因地、因人、因事、因时制宜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将时代符号、时代现象和时代政策特点融入到思想政治宣传工作中,积极参与并推动各项思想政治工作落地见效,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现将近五年来的思政工作总结如下:
一、坚持素质立身,在学习中不断总结提高
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政治修养是衡量一名政工师思想政治工作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看家本领”。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更要注重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按照党性标准铸造自己的高尚人格,以先锋模范为榜样,做老实人,办老实事,让别人认识自己,让群众相信自己。
(一)紧跟形势学,增强党的意识。坚持不懈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系统研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以来的重要讲话原文、系列读本和当代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系列重要讲话、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精神,重点学习蕴含其中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判断、重大举措,深化理解、准确把握,自觉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做到对党绝对忠诚。自2018年以来,均在党政部门从事文秘、党政、思想方面工作,面对新形势下的思政工作,平时能自
果。积极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交流会、业务分享会,与其他政工师和研究者进行广泛的交流,并借鉴他们的经验和观点拓宽自己的思维视野,促进政治工作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二、坚持苦中作为,在实践中积极敬业进取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问题不解决,攻坚克难的统一步伐就迈不齐。在工作实践中,我立足于解决实际问题,将思政工作融入生产经营改革发展、党的建设、企业文化等方面,探索实施思想上解惑、精神上解忧、文化上解渴、心理上解压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实现职工队伍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团结奋斗,为推进企业、机关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动力。
(一)思想上解惑。通过抓好党组织“第一议题”学习贯彻,建立公司党委和基层党委联动的党建工作联系点、“每周一学习、每月一分享、每季一课堂”等制度,加强思想理论武装,第一时间关注、第一时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党中央最新重要会议精神,及时分享、交流探讨,领会核心要义,增强党员干部这一关键少数群体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解决企业高质量发展难题的理论能力。通过开展多频次、全方位的专题宣传宣讲,结合党的重要会议精神宣贯、党史学习教育、深化改革形势等,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到党建联系点、党组织书记到党支部、党务思想宣传工作骨干到一线,以专题党课、面对面交流分享、答“职工问”等方式分层分类送“讲”到基层,讲清楚政策要求,讲清楚形势任务,疏通思想“堵点”,赢得对改革发展的共识。通过开展“我为企业献一计”“我为改革献一策”“高质量发展金点子征集”等“问计于职工”的系列活动,了解职工对于企业发展的想法、对于深化改革的见地,可行的建议积极推动落实,让职工感受到与企业共发展的获得感,从而进一步解开职工思想包袱。
(二)精神上解忧。建立常态化思想动态分析机制,组织党组织、党员运用好网格化管理等基层组织工作方法,及时关注了解广大职工的思想问题,重点关注重要节点重点人群、特殊人群的精神状态,建立思想问题库和解决问题责任制,动态关注问题销号情况,为职工群众解忧。近年来,累计开展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安全生产、高质量发展等专项思想动态调研分析,收集并解决问题100余个,组织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创城建设、志愿服务等80余次,以“情景剧+小课堂”“微党课”视频“红湾阅读体验区”等方式,与职工交流学习,解除了职工精神之忧。
(三)文化上解渴。在新形势下,企业面临生产发展困境,需要与时俱进、凝聚力强的企业文化来影响和鼓舞职工。一是创新提出“一企一品”“一支部一特色”等党建文化品牌,深入创建“一企一品牌”。如:来宾国投集团突出以“红色”为主元素,创建“国投红”党建品牌,其下属城投集团创建“红‘城’印初心”党建品牌;来宾产投集团以“党建领航·奋进产投”为母品牌、所属党支部“先锋”系列、“红色”系列为子品牌的党建品牌矩阵,“项目先锋”“矿山先锋”“红色物业”“红色公交”等子品牌,创新实行国有企业党员积分制管理;来宾农投集团打造“金凤田源”“红色菜篮子”等党建品牌,为职工解“文化激励”之“渴”。二是建立红色文化弘扬机制,开展打卡“红色地标”、展播“红色电影”、制作“红色专辑”、挖掘“红色资源”、打造“红色长廊”、开展“红色宣讲”、唱响“红色歌曲”、征集“红色故事”、畅谈“红色感悟”等系列活动,党员干部职工掀起汲取红色文化精髓、鼓舞奋进力量的热潮。三是建立文化“下沉”机制。开展以“思想交流联心、答疑解惑办事、指导推动解难”为主要内容的“机关联基层”活动,机关本部支部、部门结合工作和为基层减负需要,主动定期到基层单位开展一对一沟通,就具体问题指导交流、推动协调、促进工作。近年来,共计走进基层百余次,在作风的同时,也将专业精进的机关文化带到基层。四是建立优良文化传承机制。开展当青春与劳模相遇、劳模宣讲报告会、职业规划分析会等系列活动,将青年与优秀群体紧密连接起来,学习并传承前辈优良传统,解开青年对职业、对未来发展的疑虑,树立起正确的职业生涯观。
(四)心理上解压。一是建立“心动力”机制。关注职工心理健康,着力引领职工培育阳光心态。组织职工开展全员心理健康普查和测评,并形成专项报告,建立关键关注人群信息;开展心理关爱服务专项讲座,发放心理辅导读物,提高职工心理健康意识,以及自我情绪控制、调整和改善的能力。二是开展子女教育分享交流会,分享家风家教以及育儿成才经验;结合单身青年多的实际,组织开展或积极参与婚恋交友活动。通过无形的咨询关爱和有形的难题解决,帮助职工释放心理压力,放下思想包袱,塑造阳光健康心态。三是积极参与基层宣传教育工作。带领团队组织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包括宣传图展、主题讲座、座谈交流等,宣传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和最新成果。此外,我还参与撰写和编辑宣传资料,扩大了工作的影响力。通过这些工作,我宣传了正确的思想观念,增强了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认同感和凝聚力。
三、坚持作风引领,在坚守中树好个人形象
五年来,我坚持把作风建设贯穿始终,注重自律与慎独,充分认识自己所处的位置、担负的重任、扮演的角色,切实增强组织纪律观念,始终把国家和集体的利益放在首位。注重换位思考,胸怀豁达,善于理解人、关心人、尊重人,在解决问题时,多站在他人的角度想问题,主持公道,刚直不阿,带着责任工作、带着激情工作,在不断提高自身形象上下功夫、求升华。
(一)力作锤炼党性的干事者。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是靠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奉献而不断铸就的。”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只有党性坚强、摒弃私心杂念,才能保证政绩观不出偏差。加强党性锻炼,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在新发展阶段更加突出实践实干实效,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我始终坚持“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信条,不断勉励自我。自觉加强党性修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立足本岗,拓宽思路,站在新的高度思考,视别人高于自我、想别人胜过自我、学别人提高自我、为别人奉献自我,在自修求强,胜人求谦,从而到达德高于人、识胜于人的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