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用典]名者,实之宾也
【例文】“名者,实之宾也。”广大党员干部当洞悉名与实的辩证关系,知其轻重、明其先后,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务虚功、不图虚名,脚踏实地工作、俯首为民办事,创造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中国纪检监察报《以实心行实政》)
【典故】出自战国庄周《《庄子·逍遥游》》,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
【释义】意思是,名是实的派生物、从属物。
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中有言:“立名者,行之极也。”建立名誉,是品行的最终目标。但名誉的建立,靠品德,不靠粉饰;靠公信,不靠标榜。明代铅山县令笪继良曾立下一座“白菜碑”,上有题词:“为民父母,不可不知此味;为吾赤子,不可令有此色。”以此警示自己,以民为本、为民办事,不能让老百姓缺衣少食,面带菜色。笪继良主政铅山期间,布衣素食,轻车简从,清白做人、廉洁从政,其高尚人格像“白菜碑”一样,流芳百世,激励后人。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好名声如清流,既是个人应有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追求,也是全社会恒久的精神向往。山西省右玉县,60多年来,18任党委班子不搞个人政绩、不搞“亮点工程”,一任接着一任植树造林、防风固沙,终于把“不毛之地”打造成“塞上绿洲”,创造了右玉精神。河北省塞罕坝,林场党委一班人50多年凝心聚力、专攻主业,积木成林、积林成森,造福当地、泽被后世,创造了塞罕坝精神。新时代是艰苦创业的时代,也是为民造福的时代。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俯下身子、甩开膀子、迈动步子,真正做出实实在在的政绩。
【用法】主要适用于作风建设类、党课报告类讲话,侧重强调政绩观念,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要真抓实干,以实干求实效,以实绩赢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