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交流会上的发言
同志们: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推动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要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完善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战略性产业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引导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我市考察时指出,要加强重大科技攻关,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积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市委六届五次全会也提出,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当前,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国际社会的激烈竞争,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产业创新的驱动作用,充分发挥产业创新对科技创新的引导和承载效应,实现双向奔赴、同向发力,培育和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持续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下面,围绕中心组研讨发言主题,我谈几点体会。
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壮大创新型企业集群。鼓励企业扩大研发投入,推进规模工业企业创新研发活动全覆盖,支持企业牵头或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加强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研究。引导企业联合市内外科研院所、高校等组建一批产学研用高效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围绕基础零部件及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工业基础软件、产业技术基础“五基”领域和重点产业链关键环节,联合开展关键共性技术、“卡脖子”问题攻关,推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融通创新,充分激发企业创新创造活力。
强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科技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应用。只有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全面释放创新驱动发展的原动力。**将优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全链条服务,打通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全链条各环节的堵点、难点,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发挥畜牧科技优势,打造“技术服务市场+技术权益市场”的融通型市场生态,争取获批建设国家畜牧产业技术交易市场。深化“产业研究院+产业基金+产业园区”科技成果转化,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建设,大力引育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技术创新服务机构,充分利用科创基金打造一批概念验证、中试熟化、小批量试生产的中试平台,全力推动科技成果在荣落地转化和产业化,每年完成新产品、新技术研发20项以上,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构建具有区域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强化区域创新生态圈构建。良好的创新生态是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生态。**将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加强跨区域协同联动,推动各类创新要素资源优化配置,着力构建一流创新生态,打造渝西科创新高地。深入实施科技人才强区行动,充分发挥“一院一校”优势,高水平建设环市畜科院和环西南大学**校区两大创新创业生态圈,多渠道引进一批在前沿科技创新领域拥有原始创新技术,具有前瞻性、引领性和跨领域融合能力的创新团队、领军人才来荣发展。深化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共建人才实训基地。全面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技术交易税收减免等政策,持续激发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推进融资体系与科创体系有机衔接融合,迭代升级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鼓励银行、担保、保险等机构丰富和创新知识产权融资方式,满足科技型企业多样化融资需求。
以上发言,不妥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