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并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等要求。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正风反腐是我们党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的必然要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永葆“赶考”的清醒与坚定,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强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不断汇聚践行初心使命的强大力量,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和纪律保证。根据党纪学习教育活动安排,今天,由我为大家作一堂党课报告,与同志们共同交流。
一、强化“正”字理念,深刻把握持之以恒正风反腐的重大意义
正风反腐工作关键在“正”,要害在“反”。“正”字内涵丰富,从字形上看,上有高线、下有底线、中间横平竖直。落实到正风反腐工作上,就是要鲜明反对一切不正之风,强调正义、正气、正风等正能量,使之成为共产党人拒腐防变、永葆本色的内在支撑。
(一)强化政治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首先要从政治上看,才能看得明白。干部腐败实质上是领导干部政治能力不强、理论素养不高、纪律意识淡薄、管党治党不力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归根结底是党的思想政治建设还不够。持之以恒正风反腐正是落实“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在思想、作风、纪律建设领域的具体体现,能够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把正风反腐工作提高到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层面来考量,纳入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吏的政治高度来统筹,进一步坚定政治方向,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巩固执政安全。作风问题关系着执政党的生死存亡,坚持正风反腐是百年大党强化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的重要法宝。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在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中逐步确立起来的。党通过开展持续深入的正风反腐斗争,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然而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党面临的“四大考验”与“四种危险”仍将长期存在,铲除腐败滋生土壤的任务仍然艰巨。只有强化底线思维,持之以恒正风反腐,才能确保管党治党常抓不懈,才能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赢得全党高度团结统一、带领人民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历史主动。
(三)刹住歪风邪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全面从严治党就要跟进到什么阶段。”政治生态好,人心就顺、社会风气就正;政治生态不好,就会人心涣散、弊病丛生。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是党内各种不良因素长期积累、持续发酵的结果,只有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严格标准、严明要求、扎实推进正风反腐,才能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一切不严不实不正的问题矛盾以及一切群众身边的腐败现象,推动实现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增强“辩证”思维,坚决落实持之以恒正风反腐的重要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要“学习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他强调,“我们的事业越是向纵深发展,就越要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新的历史条件下正风反腐工作面临新问题、呈现新特点,我们要遵循事物发展规律,善于发现并分析矛盾,在统筹协调中找准关键,集中发力,推动正风反腐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一)“固本”与“开新”融会贯通。“固本”与“开新”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固本”赓续了传统优势、打牢了发展根基,“开新”顺应了发展形势、增添了前进动力。近年来,我们刹住了一些长期没有刹住的歪风、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不断形成和发展,为持之以恒正风反腐打牢了基础、积累了经验。在新的赶考路上,我们要进一步全面巩固反腐败斗争的压倒性胜利,确保党的执政根基永固、优势永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净化政治生态同修复自然生态一样,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综合施策、协同推进。”要认识到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立足新的实际,不断从内容、形式、载体、方法、手段等方面进行改进和创新,以新的经验指导新的实践,推动正风反腐工作实现开拓式发展。
(二)“全面”与“重点”有机结合。正风反腐工作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既要统筹解决作风建设领域的各项问题,又要把握重点、集中发力,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要摸清楚腐败问题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不同表现,紧密联系实际,做到“既解决老问题,也察觉新问题”“既解决显性问题,也解决隐形问题”“既解决表层次问题,也解决深层次问题”。在坚持“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的同时,还必须坚持“什么问题难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着力攻克什么问题”,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重点查处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的对象,重点解决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对那些盘根错节的复杂问题、年代久远的遗留问题、长期形成的惯性问题等,要以燕子垒窝的恒心、蚂蚁啃骨的韧劲、老牛爬坡的拼劲,坚持不懈,攻坚克难,将作风建设一抓到底。
(三)“德治”与“法治”协同发力。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持之以恒正风反腐,既需要从思想认识和道德修养层面出发,引导党员干部自觉抵制一切歪风邪气侵蚀,也需要有严明的规矩纪律和法律法规去约束一切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法治”与“德治”两手抓、两手硬,方能达到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效果。我们党始终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从不搞不教而诛。要通过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断提高党性修养和道德修养,深刻认识正风反腐、遵规守纪的必要性,认清顶风作案、以身试法的代价,自觉把铁的纪律作为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同时,要坚持依法从严、挺纪在前,立“明规矩”破“潜规则”,把实践中得到广泛认同、较为成熟、操作性强的道德要求和反腐经验上升为规范,引导全党坚守初心、崇德向善,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三、树牢“强力”意识,不断激发持之以恒正风反腐的效能威力
正风反腐不是和和气气的请客吃饭,而是扎扎实实的革命斗争,一定程度上呈现为“正”与“邪”的激烈交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同时发力、同向发力、综合发力”“使严厉惩治、规范权力、教育引导紧密结合、协调联动”,要形成思想建党、纪律强党、制度治党同向发力的正风反腐实践布局,不断取得更大治理效能。
(一)严厉惩治腐败,强化“不敢腐”的震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从严治党,惩治这一手决不能放松”“对违反党纪的问题,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无不彰显着严厉反腐惩恶、强力正风肃纪的决心。在反腐败高压态势下,仍有部分领导干部变化着形式顶风作案、铤而走险。要不断完善“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断强化有罪必惩、有责必究的震慑力与约束力。要坚持挺纪在前、执纪为要,运用好《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党内重要法规,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运用好“实行终身问责”“一案双查”“双问责”等规定,严肃纲纪倒逼责任落实。要做到全程发力,让部分领导干部及时扼杀贪欲、悬崖勒马,达到“不敢腐”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