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在全市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
近年来,我县积极探索新时代新形势下党员教育新方法,在阵地建设、载体创新、作用发挥三个方面聚焦发力,稳步推动党员教育提质增效。
注重阵地建设,促党员教育渠道流畅高效。坚持把阵地建设作为党员教育的基础性、保障性工作,构建科学完善教学体系。强化示范引领。制定并印发《县2024年党员教育培训计划》,精心谋划党员教育培训示范班8期,实行县级党校示范培训,乡镇街道兜底培训,组建以“乡土师资、专家学者、领导干部”为主的120人师资库,定期开展“送课到基层”活动,推动党员教育培训向“最后一米”延伸。拓展培训阵地。持续推进“课堂+基地”模式,建立乡村干部实训基地、党性教育基地等现场教学点15个,围绕重点产业链、重大项目探索建立多维课堂,满足不同领域基层党组织党员的教育需求。用活红色资源。充分利用本地红色资源,将彭雪枫烈士陵园、江上青纪念馆等8个“红色地标”“串点联线”,打造“红色课堂”,先后组织3000余名党员现场感受“实景式”教学,让党员切身体悟红色历史,补足精神之钙,提升党员教育“硬实力”。
注重载体创新,促党员教育课件浸润人心。聚焦
快递小哥等新就业群体行业优势,成立8支兼职网格员先锋队,主动亮身份、践承诺、当先锋,积极担当基层治理观察员、食品安全监督员、行业文明模范员,构建“15分钟党建服务圈”,实现互动服务与融合治理“双向奔赴”。考核管理“促担当”。推行“5+x”积分模式,精准聚焦7个领域党员特点,将学习教育、志愿服务、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弘扬正气等5项“规定内容”量化为16项评分细则,积分考核结果作为组织考核及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切实激发党员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