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卫生健康事业群众看病就医满意度工作方案(群众看病就医不满意问题)
为推动全县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提升群众看病就医满意度,结合群众看病就医不满意问题清单和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围绕群众反映最突出、最关心的看病贵、检查多,看病难、不方便,服务态度差,就诊环境差等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常态化举措和集中式攻坚”相结合,明确争先进位目标、落实落细工作责任,精准施策扎实推进,实现医疗卫生服务和群众看病就医满意度“双提升”,全县基本医疗满意度不低于全省前60位,并长效保持。
二、主要内容
(一)聚焦就医排队时间长、看病难问题,进一步优化医疗服务流程
1.全面推行预约诊疗。二级以上医院全部提供线上、电话、现场等3种以上预约服务,并实现分时段预约挂号。广泛提供网上精准预约服务,预约时段要精确到30分钟。(责任科室:医政医管科、妇幼健康科,完成时限:2024年4月底前,持续推进)
2.完善“门诊一站式服务平台”。二级以上医院持续优化门诊综合服务大厅功能,简化流程,将病案复印邮寄受理、
4 个工作日(真菌等特殊病原体检验除外)。影像检查结果出具时间:工作日白班急诊X线摄影检查≤30分钟,急诊CT、MR检查急诊报告≤1小时、正式报告≤12小时;普通X线摄影检查≤4小时,普通CT、MR检查≤24小时(特殊检查如三维重建、血管灌注、造影等除外);X射线检查后即时出具;胃肠造影检查≤60分钟;超声检查≤30分钟。(责任科室:医政医管科、妇幼健康科,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7.开展全院一张床服务。二级以上医院探索设立“入院服务中心”,对全院床位统一调配,将满床科室的患者调配临近病区、相近专业的病区收治,患者的责任医师到相关病区查房,护理实行同质化管理。(责任科室:医政医管科、妇幼健康科,完成时限:2024年8月底前)
8.推行“床旁结算”服务。二级以上医院全面推行微信、支付宝、无卡就诊等移动支付服务。畅通退费流程,简化退费审批程序,实现退费操作即时办理。优化结算流程,实现诊间结算、床旁结算。(责任科室:医政医管科,财务审计科,完成时限:2024年8月底前)
9.推行药品配送到家服务。依托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实行电子处方实时审核与流转,药品配送供应单位提供送药到家服务。中医医疗机构以及其他医疗机构的中药房、国医堂为群众提供中药煎剂快递到家服务。(责任科室:医政医管科,完成时限:2024年6月底前)
(二)聚焦看病贵问题,进一步规范诊疗行为
10.加强处方审核和点评。全面加强医务人员医疗行为监督管理,加强处方审核和点评,促进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切实降低群众看病就医费用。门(急)诊处方和病房(区)医嘱单的常规点评至少每月一次,其他专项处方点评(细胞毒性药、肠外营养制剂、糖皮质激素、质子泵抑制剂、中药注射剂、重点监控药品等)不少于三项,至少每季度一次。(责任科室:医政医管科、妇幼健康科,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11.加强医疗服务收费公开公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全面落实价格公示制度,在院内显著位置通过电子屏、公示栏等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公示医疗机构药品、医用耗材及医疗服务价格等信息,提高收费透明度,接受群众监督。严格执行住院费用一日清单制度和费用查询制度。(责任科室:财务审计科,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12.落实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实施医联体、医共体内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和同级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扩大临床检验结果“一单通”认可项目和认可范围,减少群众检查次数,减轻群众经济负担。(责任科室:医政医管科、妇幼健康科,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13.深入开展不合理医疗检查专项治理。开展五大违规行为(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开展的医疗检查行为、治理套餐式检查、无依据检查和重复检查等不合理检查行为、治理违反知情同意原则实施的检查行为、治理诱导肿瘤患者滥做基因检测行为、治理虚计多计、重复收费、套高收费等违规收费行为)专项整治。每季度汇总上报《不合理医疗检查深入治理专项行动量化统计表》。(责任科室:医政医管科、综合监督科,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三)聚焦整改医务人员医德医风差、服务态度不好问题,进一步提升医患沟通服务措施
14.建立门诊、出院患者满意度调查机制。各医疗机构探索建立门诊患者、出院患者满意度调查机制,通过网络、电话等形式,每月对门诊、出院患者,就医疗质量、服务态度、医德医风等方面进行全面回访,发现问题,及时研究、整改。(责任科室:督考办、医政医管科、妇幼健康科、基层卫生健康科,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15.落实三级查房制度。全县二级以上医院严格明确查房周期,住院医师工作日每天至少查房2次,非工作日每天至少查房1次;三级医师中最高级别的医师每周至少查房2次,中间级别的医师每周至少查房3次。术者必须亲自在术前和术后24小时内查房。明确医师查房行为规范,尊重患者、注意仪表、保护隐私、加强沟通、规范流程。(责任科室:医政医管科、妇幼健康科,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16.深化优质护理服务。进一步完善优质护理,二级以上医院实现优质护理服务全覆盖。深入推进“互联网+护理”,延伸护理服务至社区和家庭,为出院患者或行动不便、高龄体弱、失能失智、生命终末期患者提供便捷、专业的医疗护理上门服务。(责任科室:医政医管科、妇幼健康科,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17.开展“假如我是一名患者”体验活动。医疗机构负责人从停车、分诊、挂号、缴费、就诊、检查、查看结果、住院、出院、病历复印等各个流程,进行全面体验,找出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制定整改措施,明确专人限时整改。(责任科室:医政医管科、妇幼健康科,完成时限:2024年4月底前,持续推进)
18.开展“扫码吐槽”活动。在原有设置意见箱、公示投诉电话、开展问卷调查等医患沟通渠道的基础上,在门诊大厅、住院大厅、电梯间等公开区域张贴“扫码吐槽”二维码,患者可通过扫描二维码对诊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吐槽,医疗机构要每日汇总并梳理分析,针对问题及时整改落实。因客观原因短期无法整改的,要向患者做好解释说明。(责任科室:医政医管科、妇幼健康科、基层卫生健康科,完成时限:2024年4月底前,持续推进)
19.畅通“院长热线”。所有医疗机构确保“院长热线”24小时畅通,在院内醒目位置公布院长热线办公地点、接待时间及联系方式,固定科室人员处理院长热线投诉问题。对群众反映投诉的问题,24小时内反馈回访,确保群众投诉不出院。(责任科室:医政医管科、妇幼健康科、基层卫生健康科,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20.广泛开展帮办陪送服务。各医疗机构广泛在门诊综合服务大厅、医技区域、住院处等处开展帮办服务,负责引领看病群众就诊、预约或陪同辅助检查、办理入院、出院手续等。(责任科室:医政医管科、妇幼健康科,完成时限:持续推进)21.落实温馨服务举措。加大院内重点区域环境卫生整治,加强医院内车辆管理,解决医院停车难、院内交通秩序乱等问题。完善无障碍设施、适老化设施、适儿化设施、母婴室等设施配置,为残疾人、老年人、孕产妇、儿童等特殊人群提供人性化服务;在门诊大厅配备饮用水、轮椅等便民设施,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以在公共区域为候诊患者提供网络、阅读等舒缓情绪服务。(责任科室:医政医管科、妇幼健康科、基层卫生健康科、规划信息科、人口家庭科、医养健康科,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