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市局党建工作要点(通用版)
2025年作为“十四五”收官之年,对于党建工作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提升党建工作质量,现制定本年度党建工作要点如下。
一、聚焦“铸魂工程”,打造思想引领“新高地”
(一)强化理论学习深度。制定详细的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每月至少开展2次集中学习研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督促各党支部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组织党员开展常态化学习,确保全年学习时长达标;邀请党校专家、学者举办专题讲座,每季度不少于1次,深度解读党的重大理论政策;建立党员理论学习心得分享机制,定期开展交流活动,促进相互学习提升。
(二)拓宽思想教育广度。开展红色文化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党员参观红色教育基地、革命纪念馆等,全年不少于3次;利用线上学习平台,推送丰富多样的思想教育资料,如微视频、音频、图文解读等,每周至少更新3条;举办各类思想文化竞赛活动,如党史知识竞赛、党的理论演讲比赛等,激发党员学习热情,全年组织2次;加强对年轻党员的思想引导,开展针对性的青春思政课堂,每半年至少1次。
(三)加强意识形态把控。每季度召开1次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分析研判会,及时发现并化解潜在风险;强化对单位内部宣传栏、网站、公众号等宣传阵地的管理,严格内容审核发布流程;加强对党员干部网络言行的规范教育,开展相关培训不少于2次,引导党员正确传播正能量;积极应对舆情事件,完善舆情监测和处置机制,安排专人负责,确保舆情平稳。
(四)深化主题教育成果。围绕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开展专题调研活动,至少确定3项调研课题,深入基层一线了解党员思想动态;组织党员开展“初心使命再回顾”主题活动,通过重温入党誓词、分享入党故事等,增强党员身份认同感,每半年至少1次;将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制定相应的工作改进措施,并跟踪落实情况;选树在主题教育中表现突出的党员典型,通过内部表彰、宣传报道等方式,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二、筑牢“强基工程”,磨炼组织建设“硬实力”
(一)优化党组织设置。结合单位机构调整、人员变动等情况,及时对党组织架构进行梳理优化,确保党的组织覆盖无死角;在重点项目、关键业务部门等,合理设置党支部或党小组,增强党组织对业务工作的引领作用;加强对新成立党组织的指导帮扶,规范党组织组建流程,帮助其尽快开展工作;定期开展党组织设置情况自查自纠,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完善。
(二)提升党组织活力。严格执行党内组织生活制度,规范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三会一课”等流程,确保质量和频次;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党日活动,每月至少1次,结合重要节日、纪念日等,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加强党组织之间的交流互动,开展党建共建活动,全年不少于4次,促进经验共享、共同提高;建立党组织活动效果评估机制,根据党员参与度、反馈意见等及时调整活动内容和形式。
(三)强化党组织功能发挥。明确各级党组织在单位发展中的职责定位,制定详细的责任清单,压实党建工作责任;推动党组织参与单位重大决策,完善前置研究讨论事项的具体流程和机制,确保党组织把好方向、管好大局;开展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工作,每年1次,将考核结果与党组织评先评优、党组织负责人绩效挂钩;建立党组织工作成效跟踪问效机制,以业务发展、群众满意度等指标衡量党组织作用发挥情况。
(四)加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选拔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责任心重的党员担任党务工作者,充实队伍力量;制定年度党务工作者培训计划,围绕党建业务知识、工作方法等内容,开展不少于4次的集中培训;建立党务工作者激励机制,对表现优秀的给予表彰奖励,在职务晋升、评先评优等方面适当倾斜;搭建党务工作者交流平台,定期组织经验分享会、座谈会等,提升整体业务水平。
三、实施“铁军工程”,汇聚党员队伍“硬核力”
(一)严格党员发展标准。制定科学合理的年度党员发展计划,依据单位党员队伍结构和发展需求,确定发展数量和重点培养对象;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指定专人进行一对一联系培养,定期考察思想、工作表现;严格执行党员发展的政治审查、集中培训、公示等环节,确保发展对象政治过硬、质量可靠;规范党员发展档案管理,做到档案资料齐全、填写规范、归档及时。
(二)提升党员综合素质。构建分层分类的党员教育培训体系,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层级党员开展差异化培训,全年不少于5次;丰富培训内容,涵盖党的理论、方针政策、业务技能、职业道德等方面,全面提升党员能力素养;创新培训方式,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课堂讲授与实践锻炼相结合、案例分析与模拟操作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增强培训效果;建立党员教育培训考核机制,通过考试、撰写心得体会、实践成果展示等方式检验学习成果,将考核情况纳入党员评先评优依据。
(三)健全党员考核评价。完善党员考核指标体系,从思想政治、工作业绩、廉洁自律、服务群众等维度进行量化考核,确保评价客观公正;采取个人自评、党员互评、群众评议、组织评定相结合的方式,每年开展1次党员民主评议活动;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对表现优秀的党员进行表彰奖励,推荐参加上级荣誉评选,对不合格党员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置;定期对党员考核评价机制进行复盘优化,使其更贴合单位实际和党员发展需求。
(四)激励党员担当作为。设立党员先锋岗、责任区,引导党员在重点项目、急难险重任务中发挥带头作用,全年创建不少于10个先锋岗和责任区;开展党员承诺践诺活动,党员围绕岗位职责和单位中心工作制定具体承诺事项,并公开接受监督;搭建党员创新实践平台,鼓励党员积极参与单位改革创新、攻坚克难等工作,对有突出贡献的党员给予专项奖励;加强对困难党员的关心关爱,建立帮扶机制,定期走访慰问,解决实际困难。
四、优化“清风工程”,培育廉洁建设“新生态”
(一)加强廉政教育宣传。制定年度党风廉政教育计划,每月至少组织1次集中学习活动,学习党纪国法、廉政法规等内容;开展警示教育活动,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剖析典型案例等方式,增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全年不少于4次;利用单位内部刊物、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定期推送廉政文化知识、廉洁从业要求等内容,营造良好氛围;开展廉政谈话活动,做到“逢提必谈、逢进必谈、逢节必谈”,及时提醒党员干部廉洁从政。
(二)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对单位各岗位进行廉政风险排查,梳理廉政风险点,制定详细的风险清单;针对风险点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确保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加强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监督,如财务资金管理、物资采购、项目招投标等,建立长效监督机制;定期对廉政风险防控机制运行情况进行评估,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优化,提高防控效果。
(三)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充分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特别是第一种形态,对党员干部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进行提醒谈话、批评教育;建立健全信访举报机制,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对收到的举报线索及时进行调查核实;严肃查处违纪违法问题,对违反党纪政纪的党员干部依规依纪严肃处理,发挥震慑作用;开展廉政建设专项检查,对发现的问题督促整改落实,确保整改到位,每年至少开展2次专项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