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发言:聚焦提升“四个定力” 加强党纪学习教育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在全党组织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纪律严明是中国共产党鲜明政治本色,是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不断取得伟大胜利的坚强保障。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通知》对广大党员干部学习新修订《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提出要求,“进一步强化纪律意识、加强自我约束、提高免疫能力,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为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提供了目标指引和行动遵循。
一、学纪增信,铸牢政治定力
旗帜鲜明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中国共产党鲜明特征和优势。政治定力是党员领导干部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即理想信念坚定,在诱惑、“围猎”、困难挫折和大是大非面前,能够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党的纪律具有强制性,政治纪律是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为方面必须遵守的规矩。
政治定力源自坚定的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
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纪律保障”等重要内容。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面临各种矛盾风险挑战和考验,保持政治定力是对共产党人的首要要求和考验。党员干部要把政治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心怀“国之大者”,以严明纪律锻造更加坚强有力的中国式现代化领导力量,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保障;要加强政治能力训练和政治实践历练,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不为社会杂音所迷惑,筑牢思想政治防线;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真正把纪律规矩转化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要深刻领会政治纪律在党的纪律中打头、管总的重要地位,严明纪律首先要严明政治纪律,掌握《条例》关于政治纪律的负面清单,强化自我约束,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以政治纪律带动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全面从严,凝聚起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战斗力;要充分认识现代化强国、民族复兴建设新征程所面临的风险和挑战,科学把握形势变化,在各类考验中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率先垂范,担当作为、积极进取,形成为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的强大合力。
二、知纪守规,锻造纪律定力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纪律,不成政党。纪律严明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是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的坚强保障。纪律定力,就是党员干部对纪律常怀敬畏、警醒、知止之心,不为各种风险困难、利益冲突、诱惑干扰所困,严格守纪执纪,形成遵规守纪的高度自觉。党员干部只有具备稳固的纪律定力,方能定得住心神、经得起考验,始终坚守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始终执行铁的纪律,赢得了人民的信任和支持,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踏上现代化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新征程。
党纪党规是党员干部保持纪律定力的刚性约束。纪律既是管党治党的“戒尺”,也是党员干部约束自身行为的标准和遵循。严格遵守党的纪律,是做合格党员的基本义务和要求。党员干部要把遵守党纪党规作为干事作为的底线,强化纪律自觉,将他律转化内在追求,做遵规守纪的模范。从查处的腐败案例来看,腐败行为往往首先是从破纪开始的。一些党员干部纪律意识差,特权思想严重,认为纪律是管别人的,经常给自己“松绑”,在一次次违规违纪中越陷越深;有的选择性执纪,当碰到切身利益时有意地规避纪律,打制度的擦边球,最终也躲不过法网恢恢;有的利欲熏心,破坏纪律甚至到了肆无忌惮、胆大妄为的地步,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形象。小节不守、小错不改,最终只会一错再错、错上加错,越出党规党纪底线,终会走向不归路,害己害党。
严守党纪党规,强化纪律自觉,前提是学好党纪。党员干部要熟练掌握党纪党规的具体内容,弄明白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将言行举止限定在纪律的界限范围之内,不去触碰纪律的底线,不去逾越纪律的红线。新修订的《条例》是适应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形势任务,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贯彻落实,是将新时代党章要求具体化为纪律规定的实际行动。《条例》以负面清单的形式,为党组织和党员划出了不可触碰的底线,告诉党员干部什么是不可以做的。在《条例》出台之时,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决策部署,正是为了解决一些党员干部对党规党纪不上心、不了解、不掌握等问题,让党员干部搞清楚党的纪律规矩是什么,弄明白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内化为言行准则。从1997年《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出台,到2003年正式印发,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三次修订,严的主基调始终贯穿其中,全面从严治党越来越严、越往后执纪越严的信号和信心不断释放。党员干部要将学习《条例》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对照党的创新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党章,新旧条款对照着学,深刻领会修订《条例》的重要意义;坚持原原本本地学、逐章逐条地学,全面准确理解《条例》内涵要义,掌握《条例》中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等各项规定,深刻理解“六大纪律”的内在关系和具体要求;举一反三学,掰开了揉碎了学,将纪律处分条款逐渐内化于心,内化为日常行为自觉遵循,转化为正确行使人民赋予权力、积极干事作为的行动自觉。
三、明纪内省,增强道德定力
《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觉悟”标注了共产党人的道德情操。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也必然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道德定力是信念坚定,在面对诱惑或身处困境时能始终坚守道德原则,在行为处世中慎独慎微,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条例》为党员干部划出了纪律底线、立起了道德高线。广大党员干部要心存敬畏、慎独慎微,用党规党纪校正思想和行动,不断提升道德修为,自觉抵制错误、腐朽思想侵蚀,保持清正廉洁。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道德定力是党员干部的个人品行和操守的体现,关乎党和国家的命运和前途。共产党人的道德定力在强化党内先进性、凝聚力,影响社会发展方向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道德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中华民族历来尊道重德、崇尚修德,强调“道德当身,故不以物惑”。在道德标尺之下,人们的言行就有了量度,有了行为规范。在我国历朝历代的更迭中,虽然始终难以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但每个朝代总会出现一些清正廉洁、为民务实的清官廉吏,修身以德、廉洁奉公,以强烈的家国情怀和坚定信念,推动着中华文明的历史车轮。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经过百年奋斗探索,找到了破解“历史周期率”的两个答案——“让人民来监督政府”和“自我革命”,其中无不包含着思想道德建设的内涵、意蕴。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告诫青年干部,“干部要想行得端、走得正,就必须涵养道德操守,明礼诚信,怀德自重,保持严肃的生活作风、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特别是要增强自制力,做到慎独慎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