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并就意识形态领域的方向性、战略性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些重要论述,为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关键的就是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守正创新,以立为本、立破并举,找准方位坐标,强化使命担当。借此机会,由我为大家作一堂党课报告,与同志们共同交流。
一、在思想引领中共绘新时代“同心圆”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能忽视思想的力量,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思想引领。要始终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点和关键,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举旗定向、激浊扬清,牢牢掌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主导权。
理论武装上求“深”。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定向引航,聚焦“关键少数”,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为龙头,严格落实学习制度,创新学习形式,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近年来,**市更加注重基层理论武装,始终把基层干部群众作为理论学习的重点对象,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质量为主线、以创新为动力,深入实施“向阳花”工程,办好“向阳讲堂”,打造“学习强国”**平台、“我家学堂”应用平台、乡村广播“空中课堂”等理论平台,不断增强理论武装的针对性、鲜活性和实效性,夯实全市基层理论武装工作根基。
理论研究上求“实”。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的生动实践作为重大课题深入研究,聚焦重大主题、现实问题和经验总结等相关研究,实行重大前沿领域、重要攻关项目“揭榜挂帅”,重点围绕“两个结合”“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人文经济学”“新质生产力”等重大命题,推出更多具有原创性、时代性的理论成果,更好服务发展决策。深化研究阐释,开设“学习笔记”“学习笔谈”专栏,邀请领导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思政课教师、企业职工、“学习达人”等交流学习认识和体会,分专题推出优质理论文章,用通俗语言解疑释惑。
理论普及上求“广”。深化理论普及是推进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先决条件和基本路径。近年来,**市突出形式鲜活、内容生动、传播广泛,坚持面对面宣讲与媒体传播相结合、传统方式与技术手段相结合,着力拓宽渠道、搭建平台、建强队伍,健全理论宣讲工作体系,着力在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上下功夫,创新开展“文艺送理”“说事论理”等理论宣讲普及。统筹理论舆论、网上网下,实施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工程,健全党报党刊理论版、电视理论栏目、新媒体理论平台等传播机制,编撰通俗读物,制作理论节目,开展短视频展播,推出一批精品融媒体产品,高水平构建理论传媒矩阵。
二、在舆论斗争中唱响主旋律
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是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引领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中心环节。当前
育中的重要作用。要深入实施道德典型选树、主题宣传、关爱礼遇三大工程,开展好“全民‘星探’·寻找身边好人”等活动,建立覆盖全市的典型资源库,做强“感动**”“尚德**”品牌,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在强化思想道德建设上下功夫。围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深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深化“志爱**”品牌建设,抓好青少年“八礼四仪”养成教育,全域共建“书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要建立典型培育选树、学习宣传、礼遇帮扶工作机制,建立身边好人季度发布制度,开展典型事迹巡回报告会,大力宣传各级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先进事迹,推动《**市道德典型关爱礼遇实施办法(试行)》贯彻落实,在全社会树立“德者受尊、德者有得”的价值导向。
在文明创建文明实践上下功夫。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与群众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坚持常态化开展、长效化推进。坚定不移地推进全国文明城市群创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严格标准、注重实效,着力放大《**文明20条》《人情新风“宿9条”》《文明**“诚10条”》的影响力、辐射力,巩固“礼让行人、街坊公舍、人情消费减负”等现有工作品牌,推动县区补齐创建短板、提升创建水平,确保在苏北地区率先创成全国文明城市群。进一步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四位一体”工作体系,整合推进各类资源落地实施、共建共享,深化“文明实践四季行”“我们的节日”等活动,用好“文明实践活动日”品牌,因地制宜策划推出主题项目和创新场景,真正让文明实践热在基层、乐在群众。
四、在风险防控中把牢工作主动权
当前,各种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隐患交织叠加,防风险、保安全形势复杂严峻、任务艰巨繁重,必须高度重视、未雨绸缪,压实主体责任,强化阵地管理,有效防范风险,做到精准研判、严格管控、妥善处置,守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
严格责任落实制度。面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形势,必须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压紧压实各级党组织的主体责任和各级领导干部的政治责任,健全意识形态工作制度,完善协同联动、快速反应机制,真正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在政治巡察中开展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专项检查,完善责任制考核评价体系,健全警示负面清单制度,定期通报典型案例,用好问责利器,层层传导压力、传递动力,进一步提升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专项检查、专项督查工作实际效能,真正把制度规矩立起来、把任务责任落下去。
健全阵地管理体系。严格落实分级负责和属地管理责任,健全讲座论坛、报告会、研讨会授课人三方联审和地方党史文本审读制度,强化过程监管,确保不给错误思潮提供传播渠道。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依法坚决打击各类政治谣言、有害信息、虚假新闻以及网上非法“组党结社”、网络暴力等违法违规行为,积极防范算法推荐、深度伪造、涉政“翻墙”、社交机器人等带来的意识形态风险,有效规范网络传播秩序。深化“扫黄打非”斗争,持续深入开展系列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各类非法出版物传播活动。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加强学生社团引导管理,坚决抵御境外思想文化和宗教势力渗透。
强化风险研判处置。牢记“风险无处不在、隐患无时不有”,时刻绷紧意识形态感知风险、防范风险的神经,善于从复杂情形中捕捉隐患苗头、从风险萌动中准确把握走向。要树立“一盘棋”思想,加强信息共享和协同联动,完善全天候应急响应机制,落实好月度风险研判、重要节点“日研判”、重大决策意识形态风险评估等制度机制,加强对社情民意和舆情动态的跟踪分析研判,密切关注并及时消除党史、国史、政治体制等方面的噪声杂音,严防错误思想传播,努力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
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