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xx革命老区红色研学高质量发展问题及路径研究的调研报告
红色研学旅行是让学生到红色景区、革命纪念馆等地方进行学习,从而增进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历史文化素养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信仰,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从而更好地肩负起祖国的未来。xx地区位于山东省的西部,包括聊城、菏泽、枣庄、济宁、德州等地,是冀鲁豫边区政权的一部分,也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对敌战斗的重要活动区域之一。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众多xx地区的英雄儿女为了祖国和人民献出宝贵的生命[1]。长期的战争环境使处于冀鲁豫边区的xx地区全民皆兵,红色文化和红色遗存较多。在xx地区开展红色研学旅行,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红色文化的魅力,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另一方面研学旅行与教育相结合,成为旅游行业新的发展引擎,可以促进xx地区加强红色文化资源保护,推动旅游产业焕发新的生机[2]。
1.xx地区红色研学旅行发展的优势
1.1集中、连线、成片的区位优势
xx地区位于黄河的下游、京杭大运河的中段,是连接华北、华中、华东和太行的重要战略枢纽,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该地区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的重要活动区域,刘
标准《研学旅行服务规范》,规定了研学旅行组织实施过程中所涉及的主办方、承办方、供应方等相关方的基本原则、基本要求、人员配置、组织实施和安全管理、评价的基本要求。2018年菏泽市教育局等13部门印发了《菏泽市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实施方案》,提出建设研学旅行基地的工作目标任务,并评选了第一批省级研学基地。2021年枣庄市文化和旅游局印发的《枣庄市“十四五”时期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中提出整合全域文化和旅游资源、精心培育包装研学旅游等文化旅游产品品牌。2020年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的《济宁市研学旅行示范基地规范》,对研学旅行基地评分标准进行了明确规定,致力于推动研学基地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2017年德州市教育局等12部门联合印发了《德州市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实施方案》,要求中小学校开展研学旅行,整合资源为学生进行探究和实践予以支持。
2.xx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的地域分布
从地域空间上来看,xx五市作为革命老区,总体上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种类众多,但在各市区之间分布有所差异,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xx五市之间的市际差异,而且对于单独的一个市区而言,红色文化资源的分布差异也存在于区际、县级之间。根据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2023年公布的《山东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实有名录》,整理出来的xx五市红色文化有关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地域分布如下。
2.1聊城市红色文化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聊城市拥有与红色文化相关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15处。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张家楼抗日遗址、南街民居张梦庚故居)、道署西街聊城粮库、梁水镇范公祠、沙河崖刘邓大军渡黄河指挥部旧址、运东地委旧址、北杨集革命烈士纪念亭、后田庄六十二烈士墓、琉璃寺烈士陵园、徐河口三英烈士墓、临清中共清平县委旧址、前李赵庄血水井、孔繁森同志故居、xx北革命烈士陵园、袁楼党支部旧址。具体见表1。
2.2菏泽市红色文化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菏泽市拥有与红色文化相关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19处。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巨野教案遗址、红三村抗日联防遗址、八一街肖氏民居、东王尹庄抗日烈士李次孔墓地、刘楼十八烈士墓地、王厂战斗遗址、王高寨九十六烈士纪念地、定陶战役指挥部旧址、湖西人民会议厅旧址、苏鲁豫边区根据地旧址、丁官屯村刘邓大军指挥部旧址、鄄南战役指挥部旧址、永顺路红旗剧院、李庄村成武县人民政府办公楼旧址、毛泽东思想永放光芒展览馆、曹县xx银行第四印刷所旧址、龙王庙镇反碉堡战役指挥部旧址、中共芳桂区委旧址、申庄村爱国自卫战争殉难烈士纪念碑。具体见表2。
2.3枣庄市红色文化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枣庄市拥有与红色文化相关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18处。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苏鲁豫皖边区特工委旧址、国际洋行旧址、国共谈判旧址、铁道游击队旧址、苏鲁豫皖边区农民抗日训练班旧址、枣庄师范方楼、枣庄师范铁楼、中共滕县县委旧址、洪振海烈士墓、葫芦套八路军一一五师司令部机关旧址、军门大院抗战旧址、史湖烈士陵园、台儿庄革命烈士陵园、王家湾峄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地旧址、滕州一中历史建筑、电光楼、台儿庄大战旧址古民居来泉庄烈士纪念碑。具体见表3。
2.4济宁市红色文化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济宁市拥有与红色文化相关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22处。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朱总司令召开军事会议会址、戴庄天主教堂、潘家大楼、济宁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展览馆、济宁太白楼、孔家村泗河桥、曲阜师范学院旧址、王杰纪念馆、小雪影剧院、兖州毛泽东思想胜利展览馆、姚村火车站、独山抗日歼灭战遗址、尼山区抗日烈士纪念碑、兖州侵华日军碉堡、兖州侵华日军观象台、邓家庄主席台、土旺防空洞、翟庄党支部旧址、中共曲泗工作委员会旧址暨钱杰东烈士故居、吴村火车站、鲁南人民抗日游击总队队部旧址、微山铁道游击队队部旧址。具体见表4。
2.5德州市红色文化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德州市拥有与红色文化相关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15处。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大宗家抗日战斗遗址、冀鲁边区革命纪念园、临邑革命烈士陵园、宁津烈士祠、齐河革命烈士纪念碑、王克寇烈士陵园、晏城侵华日军飞机场旧址、德州仓储建筑群、德州电厂机房旧址、徽王石桥、御桥韩天主教堂、李元寨李氏民居、运河武城大桥、冀鲁边区抗战遗址、东安务武大风墓。具体见表5。
3.xx地区红色研学旅行发展的限制因素
xx五市在红色文化保护和红色研学旅行开发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同时在中小学研学旅行教育政策的影响下,各地市中小学红色研学旅行的需求逐渐扩大。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阻碍红色研学旅行发展的因素。
3.1文化挖掘不足,研学体验欠佳
xx五市积极整合红色文化资源,推动红色研学旅行的开发,但地方对红色文化的挖掘仍停留在较浅显的层次,红色主题并不突出。红色文化研学旅游资源多集中于革命历史遗迹、红色典型、红色文化遗产。革命历史遗迹例如红色纪念馆、战场遗址等,但对于本区域的红色家书、红色家训、红色家风挖掘较少。革命先烈写给亲人的家书和家训,这些都是共产党人信仰、奋斗历程的见证,都是对当代共产党人的谆谆告诫、呐喊和革命宣示,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是培养中小学生爱国情怀的鲜活教材[3]。目前对于红色家书、家训、家风资源挖掘程度不够,无法引起中小学生的情感共鸣。尤其是对于中小学生而言,进行红色研学旅行可能只是充满好奇,但对于红色景点、历史人物、战争等背后的故事不了解,无法真正理解红色文化的内涵。
3.2产品形式单一,同质现象明显
xx地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但对于红色研学的开发缺乏独特性,大部分景点档次不高,研学内容较为单一,景区的吸引力不强,无法真正调动研学者的兴趣。绝大部分的红色研学地点的陈列、展示、宣传的方式和手段相似且缺少创新,以传统的文物展览、人工讲解等为主要参观方式,缺少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同质化问题严重,缺少地区特色,使得研学者的体验感较低,缺乏感召力和震撼力[4]。产品设计中缺乏创新性、创意性,难以对游客产生吸引力。研学过程中缺乏互动性、参与性,没能让学生在“游”中“学”,在“学”中“游”。这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造成红色研学旅行活动的效果不佳,降低了研学的重游率,不利于红色研学旅行的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