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文】“思其始而成其终。”实践反复证明,只有在做事之初集中心思精力、倾注聪明才智,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才能行稳致远、春华秋实;反之,倘若以功利之心关注事情的结果,而不注重慎始慎初,以致出发就偏、迈步就错,即便问题暴露之后极尽“巧持于末”之能事,千方百计淡化问题、逃避责任,最终也于事无补、为时晚矣。(解放军报《以“拙戒于初”干事创业》)
【典故】出自春秋时期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政如农功,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终;朝夕而行之,行无越思,如农之有畔,其过鲜矣。
【释义】意思是,从政要像农民种地一样上心,播种好了,就要日夜操心,一开始就思考周全,最后才能成功。
【赏析】古往今来,青史留名的为政者大都持之以恒干事创业,具备“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历史担当。政贵有恒体现正确的政绩观,也是一种科学的方法论,蕴含着强烈的使命担当。它告诉各级领导干部,为官一任必须把“恒”字深深镌刻在干事创业的基座上,既要大胆创新、锐意进取,又要保持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同志勉励全党,要像愚公那样,一代接着一代“挖山不止”,“把中国引向光明”。这说明,要干成大事,就要久久为功。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带领人民办成的许多大事、铸就的许多精神,都体现了久久为功。以我国科技发展为例,“神舟”飞天、“天宫”遨游、“蛟龙”入海、“天眼”探穹、北斗导引……大国重器竞相问世、科技实力日益增强,这绝非一蹴而就、一日之功,而是像钉钉子一样,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久久为功,最终才有了大成效、办成了大事。要办成大事,既要“思其始”,更要“成其终”,善始善终、善作善成。要善作善成,既要确立科学的目标,又要掌握科学的方法。新时代新征程,广大干部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就少不了“日夜思之”,常去田间地头行走,多到群众中间访贫问苦,了解群众诉求,掌握问题实质,思考解决之道,用自己的苦干实干赢得群众的衷心点赞。
【用法】主要适用于作风建设类、政绩观念类讲话,侧重强调真抓实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定有我”的坚定信念,干出经得起检验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