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强化政治监督 助推高质量发展
保障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落实、见行见效,为营商环境建设保驾护航,是纪检监察机关必须扛起的政治责任。我市纪委监委把三个“一号工程”作为政治监督重点任务,坚持“项目化”“小切口”的理念,综合运用多种监督方式有力提升政治监督工作质效。一、聚焦“具体化”,紧盯“两个维护”找准政治监督切入点。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省委、市委的重点任务、重点举措、重要政策、重要要求,找准关键所在,切实把政治监督落实到推动具体行动、解决具体问题上来。一是紧扣“国之大者”建清单,在监督任务上抓具体。每年紧扣上级重大决策部署出台政治监督方案,确保跟进监督、精准聚焦。去年以来,重点将三个“一号工程”专项政治监督与全年政治监督工作统筹部署,以“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等7项重点任务为牵引,明确每项重点的监督内容、监督方式和责任部门。二是紧扣本地实际找切口,在监督内容上抓具体。进一步优化各地纪委监委、各派驻机构政治监督自选项目筛选流程,出台“两
改进责任落实情况检查办法,优化主体责任落实情况考核评价机制,持续扣紧管党治党责任链条。三、聚焦“常态化”,健全制度机制强化政治监督支撑点。坚持边探索、边提炼、边转化,及时把行之有效的实践经验转化为制度性成果。一是建立协同监督机制,凝聚强大合力。总结提炼“1+1+11”专项监督机制,出台《重大节日、重点工作、重要活动“吹哨响应”专项督导机制》,推动职能部门发挥专业优势,派出专业力量深度参与政治监督,构建“专业人员着力发现业务问题、纪检监察干部查找背后责任作风问题”的互动协作监督检查格局,形成政治监督合力。二是细化监督履职标准,形成规范指引。去年以来聚焦“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针对我市枢纽等重大项目建设涉及面广、建设周期长、资金量大等特点,梳理主要业务流程并分别对各流程对应环节涉及对象、廉政风险点进行排摸研析,制定对应的廉政风险防控措施,打造一整套重大项目建设政治监督操作手册,形成管长远、强监督的工作成果。三是完善闭环管理机制,推动问题整改。与市督考办定期联合分析研判政治监督重点项目,对基层反映问题较多、落实部署进度滞后等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共同及时研究举措,合力督促整改落实,构建“一线监督、发现识别、偏差纠正”的监督闭环。